藝評 藝評 /黃于玲 /日期: 2005/4/27

2005藝博會 藝術在哪裡?

2005年3月31日

2005年台北國際藝博會即將於下月八日開幕,今年首度融入地方美術,與精緻藝術同台演出,就「國際」的名稱突然加入尚未進入市場機制的地方年輕藝術家作品來看,豈不指鹿為馬,不知道這場政府花費數千萬元的盛會想展現的是什麼?

畫廊產業是精緻文化產業化的主要觀察、研究對象,由經濟觀點來看文化,能不能賺錢,有多少產值,不只可以計算還是成敗的指標。反觀地方美術,在政府扶持下,仍須經過市場的考驗,才足以進入精緻藝術的殿堂,其中過程既嚴肅且殘酷。台灣畫廊產業在將一件作品「變現」的過程中,已經付出三十年辛苦的開創期,現在文建會一步就以救世主姿態跨進來。

1986年國內舉行第一次畫廊博覽會,第十年,文建會提出文化公民權之餘,首度主辦藝博會,積極介入原屬民間的藝術活動,不只打算動員公私立單位在藝博會進場買畫--買年輕藝術家作品,還誇口說這是在促進畫廊、藝術家、收藏家的轉型,是一場藝術品交流促進會。不知是要轉向哪一型?公然打秋風以製造業績表象的做法,對產業發展與改善會有多少助益?

陳主委希望藉此大手筆使低潮的藝術市場重獲生機,依我看是浪漫學者的想法,也是長期對畫廊產業漠不關心的外行表現。政府主辦藝博會到底是想幫助畫廊,還是想藉機推銷地方美術,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他將精緻藝術與國民美術混為一談、指鹿為馬的作法,就足以讓畫廊倒退三十年。

當政府大力鼓吹文化創意產業的時候,應該知道一件創意的產品,要推入市場,成為具有商業價值的過程,光有政策高調是不夠的。政府從未了解民間畫廊慘烈的生存之戰,始終以固定少數學者觀點來為產業把脈、獻計、消化預算,一如此次藝博會的策展,把畫廊丟在一邊,硬塞入未進入市場的年輕作品,再找人來打秋風,這樣的藝博會產值具有代表性嗎?

長期以來,政府在文化產業的做法就是出套書、辦畫展、典藏畫作,文建會把自己矮化為出版社、畫廊、收藏家,卻對逐漸惡化的文化環境一在顯示無能。今年意外綁架畫廊,成為藝博會主辦,並將它定位為「藝術品交流促進會」,國際畫展變成地方商展,藝術在哪裡?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