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畫廊新聞網 南畫廊新聞網 /南畫廊 黃于玲 /日期: 2000/08/31
新聞延長線
國美館的幾個問題點
2000/08/31

827拯救國美館行動和平落幕,文建會正式回應:國美館以台灣美術史定位,倪館長留任一年觀察。國美館問題是否就此解決?

不只國美館的硬體不堪使用;連軟體也大有問題,如果政府未藉827事件中發現與改進,以後的管理也將如整棟建築物一樣,持續也不是更換也不是的形同癱瘓。以下要談的是國美館建物以外的人為問題。

一、 新政府說:「要傾聽人民的聲音。」其實更要傾聽文化人、無名氏的聲音。可是國美館在827事件中不但沒有接受批評與反省的雅量,極力用障眼法模糊檢討的空間,將人民平和訴求的心願打入省籍情節;還要控告合法遊行的民眾。難道現在還在戒嚴時期?

二、 推展台灣美術沒有顧及文化平衡性。台灣美術來自:中國、日本、西洋的影響,可是1999年國美館(當時稱台灣省立美術館)策劃的「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宣稱是建構台灣美術發展史的重大文化工程,十卷內容有:王白淵、陳春德吳天賞、李仲生、何鐵華、席德進、王秀雄、、劉國松、謝理法、林惺嶽、何懷碩。國美館說這些人:「先後在台灣美術史上長期致力于美術評論,對台灣美術的發展提供正本清源的作用,….以此為基石,為台灣美術寫下如實的紀錄。」多數台灣本土畫家認為這是以中國為中心的規劃,不但未顧及戰後本土美術獨立出來的性格,更將很不容易發展出來屬於台灣主體性格的藝術生命切除。
    還有,國美館以台灣美術史為題主辦的「民國時代島嶼獨白──五月東方」乾脆全部剔除台灣人的畫會、畫展、畫作紀錄,似乎1946年以後台灣人的各項美術活動都是虛擬的。

三、 免費要來的典藏不值得鼓勵。俗話說:免費的最貴。有關美術館的收藏,人們以為美術館向藝術家要來的捐贈藝術品,是免費的,替國家省錢;但是,對一幅不適藏品,國家還是要永遠花錢去保管,到底值不值得?有沒有評鑑委員可以背書那些要來的作品是「台灣美術的代表作」?尤其是放在以「台灣美術史」定位的國美館所代表的意義。群眾會分辨這幅畫是買來的或要來的嗎?我們知道,國外各大美術館的捐贈行為是嚴肅的,大都是當代巨匠去世後,由家屬或收藏者提出。他們的特色是經過畫市考驗,畫價很貴,畫家已經十分有名;要不然,豈不是替未成名畫家打廣告?嘉惠畫家?近年來,北美館已經拒絕無條件受贈,免得弄壞民眾的眼睛。
國美館老是致力於藝術捐贈品,這豈不是對國民、藝術家以及館長一種侮辱。為什麼國家沒有錢買畫?為什麼館長不去研究美術史而要去當乞丐?有哪一位夠份量的藝術家要靠捐畫揚名?典藏藝術品該講究「質量」還是「數量」?如果輕易讓一名跑碼頭的藝術販子的作品進入國家美術館,則確定是全民的損失。美術館典藏一件作品是在向子孫留言,必須嚴格做好收藏、研究、教育、推廣的工作。

四、 館長不必作鬥士。倪館長曾說:「我為了作台灣美術的工作差點找不到工作。」可見台灣本土美術長期受到中國文化的歧視(或仇視)。他應該多致力於台灣美術史的認識與加強,多和在地畫家溝通,不限於過去他身邊那些人。也不要很辛苦的去募款和募畫,那不是他份內最重要的事。館長不必會做官,但是要會做事;遇到有意見的群眾也別拿出鬥士的嘴臉。

台灣畫雜誌社總編輯 黃于玲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