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Education /南畫廊 黃于玲 /日期: 2000/05/30
怎樣購買第一幅畫
中產階級怎樣買第一張畫

一、第一次買畫的十大心理障礙
1. 我不懂藝術
台灣人天生的自卑感之一是自認為沒有藝術細胞。許多人趕著去看莫內與夏戈爾(在台北),就好像週末趕去看電影「桃色交易」一般的心情;一旦觸及美術藝術,郤又是一副無知樣。

2. 我不敢進畫廊
許多人說,台灣有二百家畫廊,太多啦;應該有人另外再做一個調查,以了解從沒去過畫廊的人有多少,還有人以為畫廊是配框店。名人們談起週末休閒活動,常說是去逛畫廊;而更多的中產階級則誠實的說他們不敢進畫廊,因為怕被服務人員「跟」。

3. 我不認識畫家
以前說西門町招牌掉下來,打到的人八成是導演,今天東區招牌掉下來打到的一定是畫家;連美髮院師父要漲價,都說因為他是「藝術家」。
台灣的中產階級認識哪些畫家?
十幾年前所謂的文化沙漠地區高雄市,隨便就可以舉辦二千人美展,換是今日,登高一呼四千人美展,也是一樣可以馬上辦到。但是有幾位畫家及某作品真正走入台灣人們的心裡?或是生活裡?

4. 我搞不清畫價
油畫以「號」計價,或以「質」計價,令一些好不容易帶一筆錢到畫廊買畫的中產階級又迷糊了。動輒數萬元的畫作,會不會買錯了?畫家的身價會不會變?參考標準在哪裡?

5. 油畫、膠彩畫、水彩、版畫、複製畫什麼畫算畫?
有些中產階級花二萬元買一幅畫之前,先要求在一百年後,畫仍要完美如初,對於材質的要求,勝過作品內容的好壞,而忽略畫得好的水彩畫比差的油畫更值得珍惜。有些人到最後跑到畫框店買一幅複製畫就草草了事。

6. 油畫怎麼掛怎麼保養?
面對羅浮宮的傳世名作與台灣當代畫家作品的態度是不同的。家裡的一幅畫,在我們有生之年,尤其是當代畫家一幅三、二萬元的作品,何不放鬆心情,保養的問題,沒那麼嚴重的,只要不直接晒太陽,有壓克力保護,掛在家裡都不成問題。

7. 朋友的畫總是比較漂亮
許多中產階級因為在朋友家看見一幅畫、或幾幅畫,而覺得買張畫來掛掛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畫廊挑來挑去,就是沒有便宜的好畫,心目中等待的一幅畫,永遠只停留在夢中。

8. 畫為什麼那麼貴,隨便二撇我也會畫!
有些人確實具有繪畫天份,例如在小學或其他求學過程中曾得過獎的人,因為聰明又有其他「謀生技能」,沒當上畫家,如今事業有成,反過來看別人的畫,也不過如此,畫作的定價郤幾乎等於自己一個月的薪水,他想,隨便二撇我也會畫,如何買得下手?

9. 畫不增值怎麼辦?
三、四年前,畫價坐太空梭直飛上天,早年買畫的人隨便手上一幅畫漲個十倍以上,是很平常的事,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周圍朋友湊錢買畫,結果畫又不漲了,中產階級好不容易找到買畫的藉口一下子又落空了,畫不增值怎麼辦?

10. 畫的尺寸與材質是學問
一幅畫的尺寸與材質,在一名理性的中產階級買畫過程中,是一項入門的常識,有些人搞不清F或P或M,甘脆閉著眼只認得一號一萬、二號二萬,至於油畫在布上、在紙上、在木板上又有不同的價位,心理上難免又造成負擔;有些紙板上油畫,不拆去畫框,一時也難以分辨。

二、中產階級買畫的經濟效益
1. 增值是附帶收益
「一幅畫」的主要價值是用來欣賞,以達到心靈活動的最高目的;其次才是錢財上的收益。
中產階級很少有人將買畫視為投資管道之一,原因是預算不多、以及藝術品的變現能力不若黃金與股票。但是在本土藝術日漸被重視的未來,收藏中堅畫家作品,在不久的將來坐享增值利益的可能性,則是十分濃厚。

2. 教育的目的越來越高
在中產階級的家庭支出表中,教育文化是一項龐大的預算。由早年買一本書到買一套書,再到買電腦、軟體;如今,買一幅畫給孩子,則成為中產階級家長一種最前進與大手筆的想法。一位父親給他高中的兒子今日相等價值的幾張股票以及「一幅畫」,要他在成年入社會之後,比較畫與股票的現實價值與心靈價值。
另外有一對夫妻,興沖沖帶著也是高中生的兒子到畫廊選畫,兒子要以平日積蓄買一幅畫,高興又驕傲的父親說,你儘量挑,不夠的爸爸補。沒想到這樣一個對買畫有興趣的孩子,竟帶給父母那麼大的滿足感。

3. 文化內涵的表徵
越來越多的私人診所,以一幅畫來緩和病人緊張的情緒。透過畫作美麗的風景或溫馨的人物表情,將使病人在候診時有一段美好的時刻。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將畫視為文化內涵的表徵,免費、免花功夫看一幅畫時,畫的作者並不是最重要的,畫的內容所傳達給人愉快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回憶,在醫生與病人之間,都算是正面的收益人。

4. 時代的紀錄者
二○年代與五○年代、九○年代的作品,即使在同一畫家手中,也會出現不同的風貌;一幅畫所呈現的時代背景以及情感,是中產階級在自我民族文化認同上一件具體的媒介物。透過一幅畫,自己的生命、土地、家、故園的情境都可以再次呈現,當一個中產階級父親要向孩子訴說自己的童年時,往往可以利用一幅本土畫來為自己的陳述做註解。

5. 精神生活的寄託
正面訴求與反面訴求的一幅畫,對用心看畫的中產階級來說,同樣都具有激勵的效果。有人說,這幅畫「太甜」不耐看,但是雷諾瓦的女孩,有無數張複製畫郤是人人爭愛的對象,因為她甜美,讓人感到世界充滿幸福與愛情。又如孟克的「驚懼」,充滿絕望與一股莫名的恐怖之氣,在平淡如水的中產階級生活中,注入一道黑色的刺激,無形中印證了自己的生活──再糟,也沒有那麼糟。這種一幅畫的震憾力量,在中產階級的買畫行為中,時常被要求著。只是大多人買畫時偏向於甜美、或海闊天空的題材,彷彿畫一面這樣的生活,是大家所追求的、所盼望面對與享有的。

6. 永恆不朽的禮物
許多中產階級在年底或重要的喜慶裡,選擇一幅畫作為餽贈的禮物,當然,這種相送的畫作,不會太大或太貴,郤使受贈對方驚喜萬分,畢竟,送畫的習慣在台灣已逐漸盛行,大多數人已清楚一幅畫往往是很昂貴的,尤其是由知名畫廊售出又附帶有原作證明那種。

三、哪些畫家適合中產階級?
1. 楊興生
喜歡張義雄又買不起時,「楊興生」是中產階級最好的選擇。他的畫價只有張義雄七分之一不到;嚴格挑選,還真不輸前輩名家。尤其是楊興生近年來全力投入繪畫創作,不論是題材、素材都有上乘的佳作出現,從本土風景,到性格有力的靜物之作,已見大師之氣勢。

2. 孔來福
對於深愛台灣這片土地,又是在鄉間成長的中產階級而言,孔來福是絕對不可錯過的畫家。自1986年起,他以鄉間古厝、各地古蹟到台灣百景,深入窮鄉僻壤,以他深具本土情感的寫實畫風,表現台灣逐漸失去的秀美景色,在資深或資淺收藏家眼中,同樣深受喜愛。最適合第一次買畫的人收藏。

3. 林智信
一個常寄信的中產階級,一定貼過印有林智信「童玩」系列作品的郵票。這位以木刻版畫聞名的畫家,轉入油畫創作雖才短短五年,郤已呈現出驚人的成績單,今年(1994)他更以一幅大作在日本得獎。他的油畫同樣以台灣大地為背景,主要特色是注重「人」在台灣土地上所投注的血汗與情感。中產階級講究傳統與根源的家庭,林智信畫中「打拚的台灣人」是教育孩子很好的楷模。

4. 張炳堂
若要考驗一個人的藝術眼光,張炳堂的作品是最佳的測驗對象。一般初入門者看不懂張炳堂畫中的電線桿為何老是歪歪的;在專業的創作者眼中,那樣的歪,又要保持畫面的平衡,非得有十足的功力是作不到的。此外,張炳堂像野獸一般的用色方式,既大膽又肯定,在專家眼裡,絕對是一位天才型的畫家,只是,中產階級絕不要與另一位畫家張炳南搞混了,他們的畫風完全不同。

5. 徐藍松
台灣農村的山、水與稻田,在徐藍松筆下,充滿流暢與自由。沒有人比徐藍松更會表現一片水汪汪的稻田,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北台灣的山水在陰霾氣候下,是多麼變化多端。

6. 孫明煌
最優美典雅又乾淨的色彩,可以在孫明煌畫布上找到;最沈靜的激情,也可以在孫明煌作品裡體驗出來。一位看過幾千幅作品的收藏家,他分辨孫明煌的作品,應該是彷彿一位愛車族分辨賓士與BMW一樣的清楚;他不會在各方面都是頂尖的,但絕對有令人無法抗拒的獨特魅力,「孫明煌」這個名字,值得中產階級留意,並且記住。

7. 賴炳昇
如果要選擇一件作品具有油畫、攝影以及某種特殊感覺的作品,那就非賴炳昇莫屬了。他的寫實,具有濃烈的本土味;畫面的構圖彷似一件攝影作品,郤有著更深遠厚重的韻味。「自然景色中的動物」是他最愛表現的題材,不論是驚悸、悠閒、或親情,畫家借動物表現生命的喜怒哀樂,既簡單又感人。

8. 林瑞明
要在台灣找一位拚命、又深愛世人的畫家,那就是林瑞明──有點像梵谷,他激動的愛情,可以在厚塗的筆觸上感受到,他不俗的繪畫表現方式,在台灣中堅畫家群中,獨具一格;所有成為巨匠者成名前的努力與特點,在林瑞明身上都可以發現到,其他就只剩時間與命運的安排了。

9. 陳榮和
這位師大在成為師大之前的第一屆美術科系畢業生,一生只畫水彩;從石川欽一郎到藍蔭鼎,屬於同一類接得上的畫風就是陳榮和了。他以英國泰納正統之水彩畫法來表現台灣風景,使台灣的小鄉鎮,帶著世界名畫一般的氣質,在油畫群體中,陳榮和的水彩,表現著油畫作品中所獨缺的透明與輕快,令人耳目一新,神清氣爽。

四、用小預算買好畫的絕竅
1. 如何在三個月中吸收五年的經驗
朋友買畫的經驗、選擇歷史悠久信譽可靠的畫廊,以及專一的目標,可以使初次買畫的中產階級,在短期間內達到行家的起碼修養。初次買畫的人,對於專一目標的設定很重要,在油畫、水彩、水墨、雕塑、古董、陶藝……之中,選擇單一目標研究,比同時投入多樣化的收藏,更容易產生心得。朋友花錢買一幅畫,必定曾經十分用心探討畫作與畫家的底細,他們的經驗可做為個人參考依據。歷史悠久的畫廊,為了招牌,必得講求信譽,在為初買畫者推薦畫作時,比較實在而不浮誇,畫廊多年的專業經驗,等於免費提供中產階級諮詢。

2. 先為自己定位
很熱門或很貴的畫作,不一定適合中產階級購買,自己想買一幅畫的目的,如果單純只是佈置家庭、公司,讓身心愉快,或藉以表現自我的個性,在挑選畫作時,大可不必湊熱鬧去買正熱門的畫家作品;有些畫作在畫商炒作下,呈現「虛胖」,其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不成比例,在純欣賞角度看來,意義不大。
先清楚自己的個性、要什麼、再挑畫,就不會買錯畫。一般情況,個性拘謹保守的人,或是剛入門者,對於寫實畫風大都不排斥;創造力強的人對於抽象傾向的畫作較容易動心;家有小孩者最好有一幅田園或表現親情的作品,使孩子在本土的認同上,從小開始。

3. 選擇中堅畫家或小畫
前輩畫家的作品,在幾波市場發燒期之後,佳作大都在大收藏家手上,少數在市場上流通的畫作,價格則已高不可攀。青少輩畫家畫風未穩,難免有人顧慮他會不會中途「改行」,不過賭性強的人,挑選青少輩畫家作品也可能押到寶。對於初次買畫的中產階級,中堅畫家(年約五、六十歲)作品畫風穩定、價格不高、面貌多樣、最能表現本土特色。尤其是小號作品,因為價格不高,中產階級大都買得起。

4. 存錢
好畫往往是「等到」而不是遇到的;年終獎金或每年每月的部分娛樂費移為自家的「藝術基金」,等到心目中的好畫出現時,就不必為錢的問題而錯失良機。

台灣畫雜誌社總編輯 黃于玲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