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School Taiwan-School /蘇新田 /日期: 2000/05/30
戰後初期台灣畫會活動(1945-1975)
光復前後空虛的十年

蘇新田文 1939-1948無藝術團體成立
1935台北的台陽畫會和嘉義的青辰畫會成立,另一群人在1938成立MOUVE團體,並在1941改名為台灣造形協會,至1944停止活動。1944-45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敗勢已定,台灣島被美軍飛機轟炸,城市人躲到鄉間,一切藝術展覽活動當然停止。

1945.10.25台灣光復,1946台灣元老級留日畫家爭取到「省展」的開辦。省展培養了一批土生土長的台灣畫家得獎的機會,日本人已回去了,他們不再成為得獎的多數。大陸來台人士還未站穩,所以在1949以前這五年省展的油畫,水彩,東洋畫還是台灣人的天下。此後十年在戒嚴體制和白色恐怖之下,禁日文、日歌、日劇,大中國文化逐漸驅逐日本文化。由於外省人的水墨畫家增多,溥心畬、黃君璧等人撤退到台灣,1960省展的國畫改為第一部國畫第二部東洋畫,1972中日斷交,次年第二部東洋畫被取消,元老級資深委員也被改成「顧問」,其後又改為評議委員,失去了實權。1980年代以後東洋畫改名「膠彩畫」出現,去除了政治暗示意味。

1948年青雲畫會創會,每年展出一屆,共展四○屆至1988停止。1949台陽美展復會,也是每年一展,至今依然持續不斷。戰後荒蕪的台灣,廢墟中長出了新芽。二二八剛剛過去,大陸人正大量的搬遷來台,情勢緊張而且民生物質缺乏。1950白色恐怖開始,台灣進入危疑不安和窒息控制的時代。

1953郭柏川、劉啟祥所領導的「南部展」為南台灣開出花朵。1954紀元畫會在台北創立,懷著「危險」(Kiken)的心情懍懍兢兢的出現。1955星期日畫會誕生。此時已是民國四十四年,師大美術系第四屆的畢業生,戰後由本國(本島)自己培育出來的大學畢業生逐漸嶄露頭角,以下本文從早期師大美術系的四個畫會來談論師大在戰後三十年的畫會發展。總結這十年(1939-1948)造成藝壇空虛的原因如下:

一、戰爭造成物質缺乏,民生聊困,人民只為三餐忙碌。
二、日本人撤退造成的空虛,台灣人畫壇的權威秩序難以建立。
三、大陸人進來實行高壓統治,用大中國主義為中心教條。受日本教育的台灣青年尚不能適應。
四、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白色恐怖造成精神上的震懾。
五、繪畫材料缺少,台島本身還做不出高質的顏料。
六、集會討論有危機感。

師大前身──師大圖畫勞作專修科
由陳榮和敘述於南畫廊,有錄音攝影。

1947師大(台北師大)成立圖畫勞作專修科,三年制,此為台灣島上第一個大學級的美術科系。招收25名學生,(其中一人在學時病故,只剩24人,1948發生四六事件,有五、六位大陸籍學生逃回大陸,故只剩18人)1950畢業,學生中有陳榮和、施翠峰、游祥池、「楊伯祥、吳淑賢」(兩人為夫婦)、陳書仙轉系音樂(四川人)、黃新契(傳天道教)、龔詩雄。(亦有南師校友一人)吳秋波(台中人)、張長傑(外省人現在台)其他還有謝英良、吳菊英、陳碧仙、王子環、高敬忠、楊乾鐘。

當時上課不得用日語,寫作不得用日文。由於日本時代日本畫家鹽月桃甫等人任教於台北高等學校,光復後此校改制為省立師大,故師大已有相當的基礎(1994郭東榮語)。

圖畫勞作專修科只辦一年,下一屆為1948第一屆師大藝術系,四年制學士。招收25名。1952年第一屆畢業,學生中有楊英風(只讀到三年級未畢業,因藍蔭鼎介紹轉到「豐年」月刊做事,故未念四年級)。

註:民國五十年施翠峰任藝專美工科主任,其後游祥池接任(他因癌症病逝洛杉磯),再後由沈國仁接任。

註:龔詩雄師大畢業後即在長榮中學任教至今,現為副校長職掌實際校務,也兼幾節美術,數十年來他深知長榮中學一切大小事務,可謂長榮的字典。現在似已不畫。(以上為陳榮和口述)
註:陳榮和1928生(民國十七年,昭和3年)屏東人,歷居台北,台南。曾任教屏東、台北市商、松商、台南光華又回台北市商,最後做日本進口貿易20年。創「南北水彩畫會」包括陳榮和、沈國仁、張煥彩、李薦宏。也參加「河邊畫會」,該會為張義雄學生所組成,人數甚多,包括林顯宗等人。林顯宗為林玉山女婿,在中華傳播時與林復南、劉煥獻同事。陳榮和師大畢業時獲畢業展水彩第一名。

師資
台灣光復後,1947師大成立,第一任校長是李季谷(外省人)1948四六事件時不知去向,可能已逃回大陸,臨時派謝東閔為代理校長,他流著淚說:「學生運動是很厲害的,絕對使不得,在大陸不斷的學潮已使局勢危險。」政府遷台後,師大校長一職由劉真接任。圖畫勞作專修科從1947-1950莫大元當科主任。老師廖繼春教油畫,陳慧坤教素描(不教東洋畫),張義雄任陳慧坤的助教,很優秀,應該可以做講師,但證件不足,1950辭職。莫大元教圖學。黃榮燦(外省人)教木刻。馬白水教水彩。陳承藩教圖案,現入日本籍。

1950大陸撤退來台,第二批入台高幹接管台灣,林忠濤說:「光復時來台的外省人職位重分配,人事大換血一次,莫大元下台當教授,1949改為美術系由國畫家黃君璧任系主任。」(此為大陸撤退時的人事搬風)溥儒任教國畫。孫多慈教素描。1955朱德群旅法,林聖揚1959旅巴西。

入學考試
1947年九月圖畫勞作科的入學考試後,還舉辦口試,當時學生大多是讀日本書的,所以用台語問問題。

上課
一年級素描畫對開,二年級畫大石膏像。(全省各地石膏像由日本人留下全部集中師大重翻複製,此為戰後台灣石膏像之由來。)

註:1948陳慧坤升為副教授。
註:畢業展在新聞大樓舉行,規模很小,水彩第一陳榮和,雕塑第一游祥池。

師大美術系的木刻外省老師黃榮燦被捕,幾年後,師大女學生參觀某種匪諜槍斃之展示,赫然發現黃榮燦之屍體在玻璃瓶內,用藥水泡著。(註:1994郭東榮提及黃榮燦相貌堂堂很英俊。)四六事件時師大圖畫勞作科有五、六人逃回大陸,這些人可能還在大陸吧!

民國三十八年本人就讀小學三年級時(雲林北港鎮),當時大陸撤退之部隊駐紮學校,我們只好讀半天課。農田甘蔗園常常傳出謠言,有剖心肝之巨人,此種傳聞到小學六年級還有。1950,四年級某天空襲警報,到校後提早放學,第二天才知道原來美國空軍協防台灣被誤以為敵機來襲,四年級暑假在故鄉村莊上聽到如雷巨響從天降如天崩塌,眼前黑影掠過三、四隻巨大飛行體,已不見蹤影才聽到此種巨響,事後,大人說這是美國的噴射機(軍刀機F86)顯然在做震撼示威。日本時代飛機聲先到然後飛機才到。

1956我就讀南師時,一年級下學期張有惠當班長,有一天全校班長到台南火車站參觀一項列車展覽,此即匪諜被槍斃後放在玻璃瓶中的展覽。1949政府宣布戒嚴,頒布懲治叛亂條例。

註:台灣在1987才宣布解除戒嚴。(1949-1987)
台灣石膏像總匯
1947師大圖勞科成立時,已有相當多的石膏像和美術用具。因師大之前身為日本時代的第一高等學校,該校當時雖然沒有設立美術科系,但日本人辦學校重視實質,光是供應給課餘社團之美術設備就已有今天美術科系之豐富,舉如大小石膏像和畫板畫架,其他如圖表和美術書籍都很豐富,所以師大圖勞科所使用的設備就已不錯。

註:1966本人到私立復興美工科任教一年,當時每年級各兩班,但全校石膏像不知有沒有超過十個?

陳榮和說,有一天,全省各中學的石膏像全部集中在師大,很多很多,由圖勞科師生加以複製,傳往各級學校使用,再複製賣到各畫室等等,此為戰後到1970以前,台灣那麼多種石膏像的由來。它對台灣的素描教育奠下了基礎。1980以後有些新石膏像由日本再度傳入。1970年代有些犬儒在報紙上大肆攻擊藝術石膏像不應畫西洋石膏,應畫「中國人」,似乎聯考也考過中國人石膏像,做得不倫不類,後來取消。

圖勞科的四川人陳書仙對陳榮和說,台灣的音樂水準真高,大街小巷都可聽到收音機音樂,在四川,城市都是沈寂的。」如此類推日本時代台灣的西洋藝術已奠下某些基礎了。

日本製龍牌水彩
台灣光復之初,民國三十六年,當時小學一年級的寫字簿非常粗糙,橡皮也不好,紙張一擦即破。圖畫用的蠟筆很像蠟燭,畫不出顏色,很油。有個同學帶來日本時代留下來的蠟筆一盒,看他上色,天啊,不美也難呀!

民國四十年大陸上海「鷹牌」水彩還有貨在台灣賣,可在文具店買到,品質非常好,可能比日本龍牌不相上下。民國四十一年大約是我五年級下學期,就再也買不到「鷹牌」水彩,當時台製水彩幾乎不能用,愛畫畫的人使用日本製龍牌水彩,從此時到1975台灣的學生和畫家都用日本龍牌櫻花水彩,龍牌是透明水彩、櫻花牌是半透明水彩。師大美術系的香港僑生則多用英國牛頓牌水彩。1987以後台灣錢淹腳目,學生們都使用牛頓牌水彩和外國水彩紙。陳榮和強調龍牌水彩對台灣美術的發展很重要。

謝師宴
圖勞科三年後畢業的謝師宴,學生將張義雄高高舉起說,「萬歲」,校長震驚,為何學生如此欣賞他。第二次謝師宴陳榮和單獨會見張義雄,他哭著說不教了。可能是證件不足,或者不願當袁樞真助教?

註:1994.10.27廖德政對我說,張義雄在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學的素描定型了,可能不合東京美校的考試風格,以致屢試不上,張義雄讀武藏野也只畫一下子沒有完成畢業。張義雄一直在東京遊學,與廖很好,張的油畫才氣甚高。

早期師大美術系的四個畫會
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系成立於1947(二二八之後),當時名為「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畫勞作專修科」,1950圖勞科畢業生,1949改名藝術系,四年制文學士。1952第一屆畢業(楊英風未畢)1953第二屆畢業(王建柱)1954第三屆陳銀輝畢業,1955第四屆郭東榮畢業。1967改為美術系迄今。直到1962國立藝專美術科成立(1965第一屆畢業生)、1962私立文化大學美術系成立(1966第一屆畢業生)。在此之前台灣只有師大美術系是大學四年制的藝術院校。(日據時代台灣本無美術科系,第一代畫家皆到日本留學。北師有石川畫室及一些日本老師的畫室。)高中部則有台北師範藝術科三年制,台南師範藝術科三年制(1950招生至1955最後一屆招生,共六屆)。另外則是一些私人畫室招收學生,使好學者有所依歸,最著名的有台北李石樵畫室、張義雄畫室,台南郭柏川畫室,高雄劉啟祥畫室。(李仲生畫室時間很短)

從1946台灣光復至1976年,這三十年間,台灣師大美術系對台灣青年藝術運動構成至為重要的地位。1946起省展是官辦的徵件展,台陽展(1935成立,1944因戰爭終止,1949復展)也是徵件展,此兩個畫展吸引了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台灣藝術精英,第一代畫家成為評選者,年輕一輩(第二代指1915-1926之間的畫家)如劉欽麟、王水金、羅美棧、廖德政、林錫堂、張耀熙、沈哲哉、劉國東、賴傳鑑、楊英風,成為競賽參與者。

到了1949年代以後,國府遷台,台灣政治情勢改變。此時師大美術系的學生逐漸成為一股新興的藝術力量。

歷史的資料顯示,師大美術系除了一些功力高深自行勤學者之外,大體上以四個畫會構成了當時的前衛藝術運動。這四個團體是:1957由郭東榮等人所建立的五月畫會。1959由王鍊登等人所建立的今日美術協會(此會聯合台北師範藝術科的校友鄭明進等多人)。1965由姚慶章等人建立起的「年代畫會」。1966由本人聯合林瑞明等人所建立的「畫外畫會」。

當時賣用具的美術社為中山北路口的學校美術社。顏料進口稅以類似化妝品的奢侈稅加徵,日本顏料很昂貴,畫家往往省吃儉用只為了買幾條顏料。如果有親友要到香港、日本,託他帶些顏料回來可以免去海關的奢侈稅。畫家的畫沒有人會買,又要買些加重稅的顏料,形成雙倍的痛苦,藝術這個行業還能算是行業嗎?

註:除了四個畫會之外,陳銀輝一直是台陽的重要一員,他與蔡蔭棠、吳隆榮等人組成世紀畫會。劉文煤也是台陽畫會之重要成員。1966黃華成(47級)展出「大台北畫派」。郭禎祥在1957就獲省展國畫第一名。周月坡1955獲省展雕塑第二名。簡錫圭1958獲省展油畫第一名,廖修平1959獲省展油畫第三名。施翠峰在藝評及藝術史上有很多貢獻。

摘自台灣畫第15輯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