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畫網 新聞 南畫網 新聞 /南畫廊 黃于玲 /日期: 2000/11/23
深入畫室
繪「迎媽祖」的苦心經
■刻繪「迎媽祖」緣起
在台南縣鄉下歸仁長大的我,童年時代常到府城去看「迎媽祖」那熟悉的民間曲調,牛犁歌、車鼓陣、桃花過渡、藝閣與陣頭中,隨著輕快的舞姿,扭腰擺臀帶著風騷之情,不斷的盪漾在我的腦海之中。

長大之後,才知「媽祖」名叫「林默娘」,為度苦厄眾生而升天,常渡海救遭風浪侵襲的漁民,許多感人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著。媽祖是一位海神,所以島上的民眾信媽祖的很多,台灣這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過程當中,傳統文化日漸式微,民俗活動中所穿著的衣服、道具,已經不如往昔,一些習俗禮儀都已從簡,喪失傳統節慶的面貌,於是,在我四十歲那年,發願恭製「迎媽祖」版畫一作,來保存台灣民俗文化精神,記錄台灣人民的宗教信仰與節慶活動,讓下一代的子孫,能透過藝術作品,了解時代的生活,以及各種慶典活動的意義,保留優良的常民文化。

■憂喜參半的製作過程
四十歲那年,我正式向藝術界發表,將製作一幅一百五十尺長的「迎媽祖」版畫,心中既喜又憂,因為這一幅屬於民間信仰的民俗活動作品,每隊藝閣與陣頭,典故的來龍去脈必須瞭若指掌;動態的表演、架勢、配樂、道具等運用,都必須弄得一清二楚,以一位以前不太注意民俗活動細節的我,真是一件困難的挑戰。

因此,我親自去攝影或速寫記載。在前十年當中,曾草繪了兩幅作品;第一次繪製,以二尺寬乘三尺長的膠版,畫了五十張,銜接起來總共一百五十尺的「迎媽祖」,後來覺得氣勢不夠,改用寬二尺乘長六尺的膠版來刻繪,畫了四十張,總長為二百四十尺。這時才發覺用膠版刻出來的版畫,必須用油墨來印刷,而一般油墨是印在厚的版畫紙上,這麼長的巨幅版畫,無法捲軸起來,不但在國外展出有困難,保存也成問題。經過慎重思考,也毅然割捨不用。後來決定改刻繪在三夾板上,再用水印的方法來拓印,這樣裱起來的作品,可以捲軸、展覽、保存,遭受到的困難因素也迎刃而解。

對於水印版畫的製作,尚未駕輕就熟的我,就先試一些單幅水印版畫製作,讓技法能更加成熟--像墨色的滲透乾濕的控制、色彩氣韻的生動呈現、色層的肌理變化,筆觸飄逸灑脫……等表現技巧,都能運用自如;其次,將西洋單一視點之畫法,改用東方的多視點畫法來表現,使長幅連續的長卷畫,具有東方精神,遠、近的人物、景物,搭配也較順眼。對以往習慣用單一視點畫法的我,特別邀請國畫大師蔡草如先生指點與啟蒙,使我對「迎媽祖」作品創作,更堅定了信心。

為了從事水印木刻,我特從日本訂購一批木質寬三尺、長六尺的三夾板,從此,這些三夾板成為我工作的重心。一九八五年開始進行第三次「迎媽祖」水印版畫的繪製。一九八七年以粉筆起稿繪「迎媽祖」草稿,畫完總長四百零八尺(六十八張三夾板)。一九八八年黑墨草圖完成正式起刀刻畫。我落刀之處,力求古樸拙美,盡量使刀痕乾淨俐落,兼具有繪畫性格。在這二十年繪製「迎媽祖」過程中,曾間隔過五年時間,因從事油畫創作,而不得不把「迎媽祖」暫停繪製。

■「迎媽祖」版畫特色
這幅大型版畫作品,依據台灣六十年來一些文獻記載、傳說,以及幾十年來親自觀察,以民俗性紀錄與藝術性表達來創作。畫面著重線條的粗細、人物的聚散與強弱、起伏、律動,遠近的物象,人物以多視點來描畫。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在彩繪上,色彩不被物象所拘,雖然彩度高些,卻帶有原始意味,這種色彩不但有時代性並富有生命力。

■陣頭內容概要
在「迎媽祖」的列隊上,主祭媽祖廟的儀隊排在整個隊伍最前段與壓後一段。前段做為嚮導;有迎神供桌、路關牌、媽祖托燈、哨角媽祖聖駕大旗、鼓亭、執事牌、清道大鑼、皂隸隊。後段則有圓場作用;有十音古樂陣(十三腔)、鑾駕執事、信徒掃街、仙女供花、提燈、提爐、侍輿鑼隊、仙女供壽桃,節、銘旌、報駕大鑼、哨角、千里眼與順風耳兩將爺、媽祖神輿、南管(御前清客)、廟事老大,隨香客。前、後段列隊之間,則有來自各地的廟宇助陣團,每個廟宇都有該廟神明聖駕大旗、鑼鼓陣、及神明護衛將爺及神輿,中間可以插進一些民俗化妝的表演,以增加熱鬧聲勢及趣味性,在鑼鼓陣裡有八音、北管、南管、天子門生、十歡呎、十三腔等;民俗表演有蜈蚣陣、白鶴陣、跳鼓花、搖旱船、鬥春牛、三姑六婆、老揹少、快樂童子、海族陣、布馬陣、牛犁歌陣、高蹺隊、弄車鼓、舞龍、大麒麟陣、七響陣、竹馬吹、宋江陣、鷸蚌相爭、醉彌勒、兩廣醒獅、十二婆姐等,以及其他一些台南地區特有藝閣車陣。

■完成「迎媽祖」後的省思
這幅幾百尺長的版畫作品,展示島上各族群的民間信仰,盼望藝術的感染力,能得到島民的心靈共鳴,建構出生命共同體。

林智信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