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畫的故事 一幅畫的故事 /黃于玲 /日期: 2001/02/20
山路
一幅畫的故事
山路

文 黃于玲

第一次上山拜訪廖德政,經過一條很窄的山路。路兩旁的樹枝延伸到路中央,車子緩緩滑過時,感覺好像在一條綠河中游泳。

我索性下車走路。在這一條充滿光影變化的山路上走著,只聽見鞋子踩過落葉的沙沙聲,蟬不見了,已接近秋天。

1970到1990年的二十年,廖德政住在這條小路彼端的天母山上,畫室就在住家二樓的北邊,站在種滿花草的前院,美麗的觀音山遠景就在眼前。畫家的觀音山系列風景畫,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畫作品山路的時侯,廖德政仍居住在台北中山北路,當時和太太商量,退休後一起住到山上去,妻子教孩子彈鋼琴,自己專心畫畫。說著,他們就開始在台北近郊山區尋找適合居住的土地,終於買下天母山上一塊地,委託好友建築家呂雲麟蓋成二層樓洋房。

作品山路畫出土地未整建時的印象,路未開,雜草叢生。這時期廖德政深受西方畫家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1947)影響,專情在色彩上做表現,這幅畫使用許多神秘少見的紫色,以下山的角度描繪人煙稀少的山景,畫面看起來無路可走,幽暗的氣氛,來自一個深山的無人世界。

這幅八號風景畫在幾年後被修改成為現在的山路_B。在這時期,畫家受塞尚影響,由色的鑽營增加了結構上的理性思考,我們看見影子造成的橫線與樹幹的直線交織在畫面之中,這條人人走過的活潑的山路,連接著眼前昏暗以及遠方明亮的二個世界。

「路是我在畫面上創造出來的。」廖德政說他的風景畫是在畫室裡依一定「方程式」演變出來的結果,而不是眼中世界的寫生;然而這幅山路所表現的情景,與我曾經走過那條山路的印象郤是不謀而合。

如果說山路_是拘謹的,那麼山路_就是活潑的處理方式。畫家習慣山上生活之後,揮灑更豪放、自由的筆觸創作第二幅山路,尺寸也由八號變大為十號。

第一幅山路描寫秋天的陽光,畫面較具說明性,但是處處充滿迷人的金黃色彩;第二幅山路描寫夏天季節,白色陽光下的枝葉展現最強壯的綠色,其間還瀰漫著透明的濕氣。

由山路開始,畫家努力尋找新的繪畫風格,他極力捨棄過去乾、厚的筆法,而賦予畫面更寬鬆自由、更透明輕薄的效果─最重要是「水分」在畫面上的出現。

為了畫出具有台灣特質的風景畫,廖德政認為綠色的變化與濕氣的掌握是最重要的二個原則,他同時找出淺海昌藍色(Cobalt Blue)是水份在畫面上的替身。

「如雕刻成品,應該做到看不見是塑自土、木或鋼,而單純是一個人;同樣的,在風景畫中我也希望做到看不見色料的存在,而只是春秋四季的轉換。」廖德政說。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