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導讀 news/導讀 /黃于玲 /日期: 2001/02/24
news/告別農村 序文
國王和小白兔︰
--導讀

文 黃于玲

導讀

旅美畫家韓湘寧回台北時,過來喝下午茶,旅美那一批現代畫家總是不定期來訪;惟獨黃志超久不見。向韓問起黃,因為1983年去紐約時,曾在黃家住了一夜。

「他好得很!」韓說,接著又酸溜溜的說,每次去就看見他太太削好水果,送到黃的嘴邊,說:

「來,我的國王,吃水果吧!」幹麻呀,要撒嬌還用那麼嚴肅的名詞。不久他又去找黃,才進門就聽到同一個聲音在叫著:

「小白兔、小白兔,來!」他低頭找小白兔,黃志超很得意的說:「我就是小白兔。」

畫家心情好就畫出好畫,像是聽音樂的乳牛,可以擠出更多的奶。為什麼我們不能讓藝術在生活中發酵呢?

生長於一個流落的時代

總是有很多人偏愛帶著「臭土味」的台灣畫,那髒亂黯淡的畫面,與自己的成長背景很相像,中間可以傳遞一種共鳴的聲音。因為那一幅台灣畫的觸動,使人感覺立足台灣既踏實又驕傲,從畫裡發酵的力量,放在事業、家庭、或愛情上,就成為實心有力的台灣郎。

告別農村悒x灣中堅畫家的故事,描寫二十位1921年以後出生畫家創作的心路歷程。

這些畫家分別在台灣的山、海、樹、田、花、泥土、農村、媽祖氻W面經歷一個流落的時代;作品也呈現著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他們的搏鬥與命運,可能也和你的或我的相類似,畢竟我們都是同一時代同一土地上的人們;我們的淚與汗都掉在同一處所,我們的夢與理想也寄託在同一處所完成。

中堅畫家們有些曾在少年時離鄉前去美國或巴黎,壯年後又由異鄉回歸本土;大多數則是一輩子在自己的家園度過。他們都曾經歷白色恐怖,並在其中保持沉默;對於時代的劇變,不能提出看法、表達情緒、付諸同情悒i說是一群精力充沛的啞巴。

他們默默畫著家園的陽光、鄉野、與山巒,在畫面裡獨自與老家的花卉田園對話,然後由鄉野走向都會去尋找夢想悁n像在池塘裡由這個角落游向另一個角落。

對幸福與哀傷都有不同的詮釋

本書特別描寫二○年代出生的陳錫樞、林錫堂、劉國東、陳榮和,三○年代的吳王承、曾茂煌、林智信、林瑞明、蘇嘉男、王黃麗惠、楊興生,四○年代的陳昭宏、林復南、孔來福,以及五○年代的劉得浪等十五位畫家,他們並未事先經過篩選,而是其畫經歷令人動容。此外,還有蔣瑞坑、徐藍松、孫明煌、周天龍、賴炳昇也是活躍九○年代的畫者。

台灣中堅畫家何其多,他們的天賦、努力、與成就,並不是本世紀可以斷言;然而,這些畫家故事顯示戰後台灣畫家的創作環境與夢想,他們的作品也足以呈現一種台灣畫的風貌。

本書20名畫家的故事,以及「台灣農村」、「中堅畫家」、「老對少」深度對談,係自1992年起來自畫家本人的陳述與訪談。我將這些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整理成故事的形式,以增加它的通俗性、可讀性而不失真,文字魅力與文章的整體架構則是我最花心思經營的。我深知,許多輕淡的一句話、或一個笑話,都包含著畫家不為人知的滄桑與無奈。

和「真實一生悒x灣前輩畫家的故事」一樣,本書多數文章都曾陸續在24輯《台灣畫》中出現,1998年再次校對整理後出書。

「中堅畫家」很幸運有別於前輩畫家的是:得以走向21世紀。

他們走過20世紀的戰爭和政權輪替中所產生的矛盾與傷害,對於幸福的掌握與珍惜、對於被壓抑、藉機重生的能力,絕對有別於青少輩畫家。 如果我們想要回顧台灣在戰後初期到今天的轉變,不論是在生活上或精神,從中堅畫家身上必可找到答案,他們是唯一可以在21世紀對我們訴說往事的台灣畫家。

不論是國王或小白兔,畫家的出身與學畫歷都是其次的,如果沒有敏銳的心、克服困難的毅力、以及對事物真誠的「愛情」,則創作只是完成一場Outdoor Show。

進入藝術書店 主題書區

載自告別農村 序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