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歷史 /黃于玲 /日期: 2001.5.6
台灣畫100選—水彩篇序文
追憶台灣畫之父—倪蔣懷

具多重身分的隱身畫家

我稱倪蔣懷為「台灣畫之父」,不是沒有原因的。他集畫家、收藏家、美術推手於一身, 具有過人的眼光和理想,一生隱身于榮耀之外。

進入倪蔣懷專區
台灣畫的歷史由水彩揭開序幕:1920年代台灣最早成立的畫會、最早舉行的西畫展、第 一個西畫美術教室…都以水彩畫為主。當時主角:留英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來台的第一 個學生倪蔣懷,其實是一名優秀的水彩畫家,他以隱身畫家的角色推動美術蓬勃發展, 直到21世紀經由艷麗的作品,才證明他的繪畫天賦。

1894年出生的倪蔣懷,比陳澄波大一歲,從事礦業包採,他不但是台灣最早的水彩畫家, 1929年一手成立的「台灣繪畫研究所」造就台灣第一代前輩畫家,更使他成為台灣畫的 催生者。在短短50年生命中,倪蔣懷出錢贊助畫家的義行,掩蓋了人們對他創作的印 象,大家總忘記他也是一名優秀的畫家;或許他刻意隱藏自己的畫家身分一如他婉拒從 政擔任議員,是想更專注投入美術活動。

1929年倪蔣懷創立台灣繪畫研究所時合影

從畫家與美術發展推動者角度看倪蔣懷,一方面聚焦于藝術表現、一分面則是綜觀他對 歷史所營造的空間。2001年春,我見到倪蔣懷三子倪侯德,也見到將近一世紀以來被珍 藏的畫作。

倪侯德1927年出生,正好趕上就學于台北高校四年期間成為鹽月桃甫的學 生。有一天,鹽月在上課時對倪侯德說︰「你爸爸那麼會畫畫,怎麼你一點也不像他?」 孤傲的鹽月這麼說,間接肯定倪蔣懷在繪畫上的成就,奇怪的是,倪蔣懷並未因為自己 也畫畫,而讓自己成為聞名畫家,以他當時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足可用呼風喚雨來形容。 顯然他將自己定位成台灣美術的「幕後推手」,默默支持七星畫壇、台灣水彩畫會、赤 島社、東壁書畫會等的創立和展出,同時買畫幫助畫家們,意外成為一名收藏者。近十 年來,高美館、國美館、北美館陸續收藏倪蔣懷以及他所收藏的石川作品。家屬說,石 川回日本後,陸續寄來一批畫,倪就匯去一筆錢…,他們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延續一輩 子。

倪蔣懷家位於基隆,距離碼頭只有五分鐘腳程,那時畫家們要去日本,總會先到倪家坐 一坐,回來了也是到倪家歇一下才走。不過,有一次李石樵到倪家,他不是要去日本, 而是拿一幅畫來。這一天剛好倪蔣懷不在,他一直等著,從午時等到黃昏︰「我記得我 一直倒茶、倒茶、他又喝光、我又再倒茶,」倪侯德回憶,畫家拿了一幅畫要父親收藏, 可是父親卻遲遲未歸。

戰時,倪家許多畫都被炸壞了,家人剖開畫框,放入灶裡燒。所有的畫作,只有石川和 倪蔣懷的保全下來,其他則零零落落,因為「我老母每次疏開時,不是帶著金銀財寶, 而是背著畫。」父親遺言交代畫比什麼都重要,倪家用生命保存了這批台灣最早的作品: 除了自己畢生水彩畫,還有石川代表作、黃土水雕塑、陳植棋作品…等。

台灣畫100選由水彩開始

南畫廊自1996年開始著手「台灣畫100選」工作,2001年5月首次推出同主題畫展: 水彩篇,原因是台灣畫歷史由水彩畫開始。

進入畫廊…

1894年倪蔣懷出生,1907年石川欽一郎第一次來台、1923年第二次來,1926年七星畫 壇第一次在台北博物館展出,1927年「台灣水彩畫會」成立,1929年「台灣繪畫研究 所」成立,1943年倪蔣懷去世,接著1945年石川欽一郎也去世了,這段歷史暫止于戰 前。戰後直到1986年,倪蔣懷等參加石川師生特展于北美館,1995年倪蔣懷展于基隆 文化中心,1996年藝術行腳-倪蔣懷展于北美館,2001台灣畫100選水彩篇于南畫廊展 出,珍貴的水彩作品終於又回到人們的眼前。

「這些畫怎麼看起來像是昨天畫的!」1986年石川的水彩師生展:倪蔣懷、陳植棋、 李澤藩、藍蔭鼎、張萬傳、葉火城、洪瑞麟、鄭世璠在北美館展出,李澤藩面對倪蔣懷 的水彩畫驚訝的說著。使用英國專業水彩顏料與畫紙,使倪蔣懷的水彩畫歷經七、八十 年仍艷麗如昔。住家附近的八堵橋、瑞芳街道是畫家留連的寫生地。淡水景色成為台灣 風景畫的經典印象,就是由倪蔣懷同輩畫家開始,他們以畫會友,時常相偕出外寫生。 迪化街深具台北早期的人文色彩,當時畫家稱此地為河溝頭。

回想倪蔣懷50歲因腎臟病去世,那時正值戰亂,家人背著畫作處處躲避戰火,終於保 有今天跨越世紀再度呈現的早期台灣美景。由倪蔣懷起頭的台灣畫,充滿自然的人文關 懷以及對土地的愛戀,特別是經由水彩表現的風景畫,屬於上世紀初的盛情依舊躍然紙 上…。

「台灣畫100選水彩篇」參展畫家有:第一個將西畫帶入台灣的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 郎(1871-1945)、台灣畫之父倪蔣懷(1894-1943)、成立同名美術館於新竹市的李澤藩 (1907-1989)、台灣畫派導師廖德政(1920- )、師大美術系第一屆畢業生陳榮和 (1928- )、台灣農村水彩畫家張煥彩(1931- )和何文杞(1931- )、台灣農 夫水彩畫家張秋台(1938- )、台灣水彩畫新秀謝明錩(1955- )和王昭權 (1957- )。

我想,台灣油畫的光彩搶去水彩所應有的地位是一種偏差,水彩畫以另一種媒才描寫台 灣早期的美麗風景,清新抒情,更具人文色彩。5月19日開始的台灣畫100選水彩展, 有著那個時代最精華的作品,每一幅畫都值得收藏。畫廊空間有限,總有遺珠之憾,不 過,它們將在網路上www.nan.com.tw 無限延伸。

2001.5.6首次發表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