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黃于玲 /日期: 2001.10.28
寫于張祥銘遺作展前
古街熱情 ──懷念台灣的尤特里洛

去年秋天,我意外獲知最老、關係最密切的學生張祥銘去世,內心深感悲痛,他謙虛踏實,珍惜師生情和友情,宛如他對台灣古街那樣感情深厚。


張祥銘是我在北師任教最早的學生,我長子中山國小的美術老師,也是我第一次課外收的學生:1952年北師藝術科畢業後,常來中山北路家裡學習石膏像素描。這種種關係都不如他熱愛台北古街那麼令我感動,他一幅幅畫下古街建築,像是台灣的尤特里洛(Utrillo 1883-1955),可惜早逝,正要開的花謝了,令人感覺痛惜和懷念。

這幾天,我再一次仔細看他家屬為他準備的作品輯,從鉛筆寫生、水彩、到油畫,每一張都靈活並具有個人風格,尤其是鉛筆稿,表現出一種實在的力量,完全是他個人性格的重現,像是他本人又站在我眼前。我一方面為他的繪畫成就感覺欣慰,一方面也認為這些作品應該為更多人欣賞、讓他們也像我一樣,對這些樸素、有情、有力量的作品和過去的生活記憶一起存放在心底。

張祥銘1933年在台北永樂町出生,在青少年時期就跟隨我和張義雄學畫,他一生最大貢獻是獻身兒童美術教育,為台灣美術插秧、播種,成為推廣美育可敬的功勞者。1959年他和王鍊登、張錦樹…等人成立「今日畫會」,後來又成為「北北美術會」、「大稻埕美術會」創始會員,油畫畫風也開始受到張萬傳的影響。

印象中,張祥銘很喜歡畫永樂太平町,都是台北市街景、古厝,他對台北古街情有獨鍾,讓我想到法國畫家尤特里洛利用巴黎街道建築,畫出一個城市的蒼老韻味。我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像祥銘那麼熱愛台北古街,這別人沒有的感情,一一透過良好的素描基礎畫出來了。一幅〈貴德街景緻〉15號油畫作品由順益美術基金會收藏,代表他作品的本土情感具有知音。

在祥銘的一生中,擔任多次美展的評審,卻忽略了發表自己作品的機會,他在全省美展、畫會畫展中,和其他畫家們共同展出,直到去世了一年,才有這次的個展。雖然我的個展也是直到七十歲才舉行,可是祥銘卻活不到這個歲數;未完成畫家的夢想,很可惜。不過,作為一名真誠熱情的藝術家,軀體離開人間卻有作品替他說話,這樣想著,才稍微減少心中一些遺憾。

祥銘的畫作十分豐富、而且主題鮮明,大都集中在台北老巷路、老建築、具有人文記憶的洋樓、車站、農會、土地公廟,看著它們,像是看到台北城的老相簿。他用一生的時間去發現台北的人文美景,並畫出它的芳蹤,這份古街熱情,讓我再一次證明他的忠厚古意、已經在畫布上形成一種純粹的力量,這在創作上是十分難得的。

1999年祥銘最後一次提出作品〈萬華舊街〉參加邁向2000年現代藝術品拍賣會,我沒想到他已經不久於人世;今年12月在他去世一週年終於公開一生的作品,相信他地下有知亦會深感欣慰。作為他美術的啟蒙老師,我要說的是,他的存在是台灣美術發展最實在的力量;他的古街熱情,將會在人們心中加添美麗的記憶。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