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畫廊的故事 南畫廊的故事 /黃于玲 /日期: 2002.05.07
南畫廊1980年創立,他的歷史等於是台灣畫廊的縮影,2002.3.30開始連載.想知道畫廊時代的故事,或現代與本土畫家的故事...,請別錯過本篇.本連載沒有順序,但以年代為分隔.
1983 美國紐約
「這裡不是美國,是紐約。」


林復南1976年到紐約的時候,住在老顧租來的房子,他正要離開紐約到西岸去,他們分攤了租金,瀟灑的說拜拜。

6-70年代,台灣畫現代畫的畫家,紛紛前往美國紐約,去尋找夢想的實現。光在台灣看各種報導或是聽來的紐約傳說,總不如前往親炙她的風華;更確切的說法是:真槍實彈上戰場。可是在戒嚴時期前往美國並不容易,何況是東岸紐約,就算出的去也不見得活下來。

在好朋友姚慶章的幫助下,林復南終於抵達紐約,一個人帶著一批畫和一個懵懵懂懂的夢想。1983年我第一次踏上soho磚塊拼成的街道時,是循著林復南口中的紐約的印象:既刺激又危險但是美極了。

從機場出來的計程車上被波多黎各籍的司機騙了10元美金,第一個夜晚住在戴榮才家裡,他是馬來西亞人,在紐約作銅版畫,娶一個黑長髮的美國人,長得像愛的故事女主角。他不但賺了自己的房子,樓下還出租給人開畫廊,聞名的地鐵塗鴉畫家哈林就在這家畫廊發表、發跡。

我的生命在走上飛往紐約的飛機時,就已經飛往另一個我所不知的迷人世界。這一個月所看見的、和來往的畫家的言論,竟然跨越前面二十八年的生長。如果說人生有明顯的分界線,應該就是在抵達紐約那一刻。

從姚慶章到丁雄泉、陳昭宏、黃志超、秦松、韓湘寧、夏陽、謝德慶、李小鏡、何福祥、戴榮才…,我在紐約第一次認識這些林復南的畫友們──海外華人畫家。

每一個畫家的畫室,都是一個奇幻的世界。我慢慢才發現,那眼底下所見種種,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創作、他們一切性靈的具體呈現,沒有虛假。在這裡,他們必須將自己定好位置,要有些夢想但不能太大,以免在創作洪流中屍骨無存。

「你真是好福氣!」推開老丁畫室的門,他遠在五公尺外注視我們,我還沒看清自稱為採花大盜這個人的長相,他已經這樣對林復南說著。這一天我沒有穿胸罩──來紐約第二天很自然就沒穿,一件薄棉衫外加厚外套,是美麗的四月天。

速度就是價值,這個冷漠的城市開始給人各種印象,趁我尚未埋入擁有特殊氛圍的華人世界之前,我寧願是個旅人,看著來自各國的人們如何為這個城市染上色彩。

「你這是觀光客的打扮。」有一天,在黃志超家裡綁起一條絲帶在髮上,然後一起出門去逛跳蚤市場,他很不習慣的說著;我本來就是觀光客,是他搞不清楚好不好。

紐約的鄉下很迷人,韓湘寧開著車子帶我們到綠木湖(Green Wood Lake)他的鄉間別墅時,那寧靜的湖面,在清冷的空氣中透出些許灰黑色。屋子裡有一個粗麻編的搖籃,當他們聊天時,我竟在上面睡著了,睡夢間總聽見韓咯-咯-的笑著。晚上他請我們在鎮上吃道地的美國餐,和soho或上城的感覺不同。

這一年,秦松剛交上一個大陸女朋友,一天夜裡,我們一起在一家露天咖啡店喝espresso,每個人包著大衣,縮著脖子,說起浪漫情事,嘴裡不斷哈出熱氣,那笑得最多的夜晚,連眼淚都流出來了。1976年林復南也曾和秦松一起住過,他又窮又懶又糊塗,家裡常沒水電,也照樣過日子。不過即使畫室像狗窩、生活像乞丐,秦松出門時打扮起來,還真是一個美紳士,尤其在他說起一首詩的時候,眼睛發亮鬍子飛舞。

最豪華的姚仔,像是一個教父似的坐在o-hoso餐廳角落,昏暗的燈光氣氛下,清楚看見他兩撇鬍子很囂張的翹起來。他要請我們吃飯,就在他和朋友合夥開的餐廳裡,服務生不論男女都是藍眼睛的。他拿著我們的結婚照端詳半天,林復南只給他看這張相片,我知道他們是共穿一條褲子畫畫的,無所不談,情誼深厚。他還安排我們住到華盛頓街上一家旅館,坐地鐵來去方便,可是床小得很,兩人不抱著睡覺就會摔下來。(待續...)

看更多

2002.5.6首次發表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