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 剪報 /南畫廊 /日期: 2002.09.03
【2001/10/28 自由時報】藝術長鏡頭/回顧廖德政 八十人生四季



   二○○一年十月,廖德政八十回顧展「人生四季」,於北美館隆重開幕。二週來,除了市長、館長等官方代表參觀,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學生、收藏家、美術愛好者,自由地穿梭於展場,與畫家筆下的故鄉田園、花果靜物招呼對話。

 老畫家幾乎每天都抽空前來,有時熱心地為親友導覽,有時以無比欣慰的眼神,一邊看著駐足觀畫的人們,一邊心裡想著: 我的畫,好像會「吸人」,讓人不知不覺走進畫中世界。真歡喜我的畫能夠感動人,讓人一看再看。我不過是藉著自然之形表達內心的感情,希望畫中的田園風景,能為大家帶來清朗和溫暖,更祈願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能夠真正到來。

台灣塞尚七十歲舉行生平首展

「如果拍一部電影讓廖德政演塞尚,讓張義雄演梵谷,也許台灣畫家將可走入群眾,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廖德政的晚年知音黃于玲說,一九九五年他為廖德政撰寫回憶錄《日升月落》,就是在這個期待下寫成的。

 一九八九年七月,黃于玲和先生林復南共同經營的「南畫廊」,首次在一個聯展中,展出由收藏家呂雲麟提供的廖德政作品。那時,廖德政剛由服務四十年的開南商工退休,他的靦腆與不擅言詞,帶給黃于玲的初步印象:不像畫家,倒像一名老實的公務人員。

 兩年後,七十一歲的廖德政,應台北市立美術館之邀,舉行他繪畫近六十來的首次個展。又隔了一年,黃于玲對老畫家說:「你是台灣畫派的導師。」內斂的廖德政臉紅了,謙不接受。同年九月,南畫廊出版第一本《台灣畫》雙月刊,當第九集《台灣畫》「悲愴的在野巨匠——張義雄」出版後,黃于玲決定進一步寫廖德政的「傳」,因為張義雄對她說了一句關鍵性的話:「如果我是火山的話,阿政啊就是深湖。」回憶錄取名「日升月落」,剛好充分表現了廖德政熱愛大自然的創作人生。

代表作《清秋》隱含白色恐怖的心聲

 廖德政生於一九二○年,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畢業 。留學時經歷戰爭,回國後又遭受父親廖進平在二二八事件中罹難的悲劇。儘管他在人生的最低潮展開創作,卻未曾在作品中表現激越悲憤的情緒。廖德政的創作始終以台灣的大地景物為主題。畫家期待台灣走入和平安樂的世界,一如他當年期待能在觀音山下與在那兒失蹤的父親重逢一般殷切。

 從七十到八十兩次回顧展,展場入口處懸掛的都是廖德政早年的代表作《清秋》。這幅畫家完成於一九五一年的作品,曾獲得第六屆省展主席獎第一名。畫中的景色,描寫位於台北中山北路舊稱「三橋町」的家,畫中甘蔗和雞都是新婚妻子的陪嫁品。廖德政以當時同樣任教於開南的同事、訓導主任洪清秋之名為畫名,描寫的也確實是清爽的秋季風景。

 為人敬謹沈默的廖德政,直到一九九三年二二八畫展時,才說出《清秋》這幅畫真正的意涵:公雞代表他自己,正抬頭遠望竹籬笆外的天空,希望自由的走出去。一種被囚禁在內心半世紀、抗議白色恐怖的的心聲。

 展場中年代最久遠的,是一九四○年畫家留日期間,以木板代畫布,描寫日本千葉縣的海岸風景。它不但是廖德政留存下來最早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的寫生」。畫家自承,後來創作的油畫風景都非寫生,「全部是憑記憶、從心裡畫出來的。」「我不是寫景,而是寫意、寫氣、寫實。」

「阿伯」畫中流動著音樂與台灣節氣

 五十年前,廖德政以一幅《清秋》崛起畫壇,淡泊的心性,讓他毅然遠離紛爭不斷的官辦展,寧願以「在野」的精神,一邊在開南商工擔任教職,一邊全心投入單純自我的創作空間。沒有賣畫的經濟壓力,每一幅畫都費心琢磨,出了名的「慢工」(常常一畫三、四年仍未完成),可見他對畫作「質」的堅持。

 廖德政的古意認真、樸實親切,讓學生「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背地裡喊他「阿伯」。而這位「阿伯」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不只教學生畫畫,還引領學生走進古典音樂天地。

 廖德政留日期間就迷上聽古典樂,迄今收藏上萬張老唱片,從貝多芬、孟德爾頌、柴科夫斯基、舒伯特、布拉姆斯到韓德爾,再到後期接觸巴赫、莫札特音樂成為他一生的最愛。

 廖德政的畫室,同時也是他的音響室,畫架邊緊鄰著唱片牆,美術與音樂在此交流互動。音樂不只帶給畫家平靜與喜悅,那如詩一般的美感體驗,也深深影響著他的構圖與筆觸。他筆下的每一張圖,其色彩、線條、畫面空間的調和感,都受他所聽不同形式與主題的音樂,微妙地牽動著。「聽音樂就像畫畫,自然就是美。」畫家閉上眼睛緩緩說道。

 自謙是一名「山上人」(一九七○年遷居天母山上)的廖德政,喜歡以山林、田野、花果等自然景物,來表現台灣四季的轉換,是畫壇公認「第一位將溫、濕度與台灣節氣表現在畫面上」相當傑出的田園畫家。

 同時,幾乎沒有畫家像廖德政一樣,那麼專注於「觀音山」的單一主題。他說觀音山內在的力量無限大,三十年來,善於描寫平靜表面下巨大生命力的廖德政,透過四季、晨昏不同時間軸線所畫的觀音山,已經成為他個人一種完整藝術型式的追求。

義賣援助阿扁競選

 陽光、空氣、水,固然是廖德政畫作生命的三大要素,而彰顯大自然之美的「綠」,也是畫家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廖德政早期作品偏向感性表現,畫面肌理較厚,屬「黃色時期」;晚期傾向研究精神,畫面變得薄且透明,裡面充滿濕濕的空氣,屬「綠色時期」。而其觀念與技巧,則深受西洋畫家塞尚與波納爾影響。

 看廖德政的風景畫,最令人驚訝與感動的,當是他筆下所細細描繪,深淺不一、層次互異,豐富得不得了的綠!「我要畫的,是令人越看越舒服的綠色。」

 從早年暗地反抗父命(從醫),偷偷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到學成回國慘遭家破人亡的命運,廖德政黯淡的前半生,表現在畫作上也是一派沈重幽暗。直至八○年代,台灣社會慢慢注入民主改革的空氣,他的人生才開始撥雲見日,心地逐漸放寬的他,近十年間也畫出了更多色彩明亮、富生命力的作品。

 廖德政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身分,在一九九三年才隨二二八畫展被公諸於世。一九九七年,他受邀擔任二二八和平基金會董事長,執行二二八紀念館開幕儀式當天,和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台北市長陳水扁並肩站在一起。

 一九九九年年底,期望台灣能夠順利達成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的廖德政,義不容辭地接下為總統選舉而成立的阿扁藝術團體後援會會長重任。同時,在拍賣會上,捐出他為紀念剛去世的妻子而取名的畫作《紅霞》(妻子陳紅霞原為國小鋼琴老師),義賣援助競選經費。

 儘管如此,身為畫家的廖德政仍不願多居功,八十一歲仍停不下畫筆的他,念茲在茲的,仍是終其一生所追求的藝術:「我相信藝術不是速成,而是不斷的發現和表現,我發現:宇宙間已經存在藝術,等我去發現、去借來使用。那種靠心眼注視的景象、用心靈傾聽的聲音,並非顯而易見,我用一生之力去發覺。身為一個台灣畫家,大地尚未完成,我還要努力。」

摘自自由時報2001.10.28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