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畫室 深入畫室 /台灣畫派 /日期: 2003/7/5
林智信畫室專訪

時間:2003/6/28
地點:台南市 林智信畫室

真沒想到林智信畫室的電鈴比打雷還大聲,連按幾次,都沒人來開門,正打算離去時,門突然用力開了,林智信一頭亂髮站在眼前,那種髮型台語稱為「弄獅母」。

工作中的藝術家,往往又聾又啞,不過林智信一開口,就像連環炮,停不下來,似乎想在幾秒鐘內道盡幾小時的話語;才進門,已經恨不得展現全部作品。他是超急性子的人。

有一次他上台北,我們要一起去史博館看他的版畫展,突然口渴了,他直接衝入7-11,買了一罐飲料,不到五秒鐘就倒盡了──我發誓他這輩子沒用過吸管,終於見識到什麼叫牛飲。

林智信作版畫、雕塑、和油畫,他的木刻藝術已經有台灣棟方志功的雅號,不過藝術表現的欲望顯然不止於透過版畫。畫室中央,擺放一幅巨大油畫連作,那是他繼「迎媽祖」之後的繪畫十年大計。計劃花一千兩百天完成「蓬萊仙島」全景,由北部開始,經過中央山脈,包括各地的民情生活。他已經構思十年,收集無數資料,對於自己的繪畫技巧,也嚴肅的磨練著;從起始圖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大志,一切並不是空談。

六、七年前林智信前往日本尋求進一步的油畫技巧時,老師困惑的問他:「你年紀都這麼大了,確定要拼?」他斬釘截鐵的點頭,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改變他進一步研究繪畫技巧的決心。林智信1936年生於台南歸仁,16歲父親去世時,身為長子的他確定自己從此一刻也不能閒下來。「我不工作會生病,」這固然是他的口頭禪,在大半生過去了,也已經成為他的生活態度。

2002年林智信加入「示現會」,示現會是日展系之一,日展目前以:光風、示現、一水、春陽、東光、白日、創元等七會為中心,1947年由太平洋畫會脫會成立。太平洋畫會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畫會,前身是成立於西元1889年的明治美術會。日本的畫會數量很多,在其「洋畫團體變遷表」中,顯示不少畫會的分支與變遷,其中許武勇曾獲「獨立美展」入選,詹浮雲曾獲「東光會」獎。

台灣中堅畫家直到20世紀末,仍到日本去「留學」的並不多,林智信是其中之一。他的奮鬥精神令日本先生驚訝,我們也很明顯可以發現他的近作在繪畫技巧上的改變,這彷彿是蔓草叢生的肥沃土地終於整地成功。

林智信畫裡的人物,栩栩如生,在經過木刻版畫的嚴格創作過程,他總能隨意掌握著人物的神韻,尤其在勞動者身上,似有若無的反射著他的自我。轉為油畫技巧的訓練時,他並不侷限於人物或某種主題的風景畫,而是全方位的創作,他說:「我在蓬萊仙島的連作中,要畫出台灣的一切,要重現福爾摩沙的美麗。」

當年他計劃創作全長408呎的「迎媽祖」時,沒有人相信他可以完成。現在要完成更大更長的「再現福爾摩沙」台灣全景(題目未確定),他自己先對家人說:「萬一沒畫完,我會先畫一幅有壯志未酬文字的畫等著,只要接在已完成的最後一張後面,就可以了。」於是他很心安的畫出第一幅,再按照他的「劇本」畫下去,畫室裡已經訂製來全部畫布。

林智信說,台灣像是一艘海上的綠色璇宮,停泊在湛藍的太平洋上,沉默地諦聽海上濤聲….。他最愛五十年代的台灣,到處好山好水,在每個夏夜,蟲聲唧唧,螢火蟲翩翩曼波,農忙時左鄰右舍一起來幫忙…。

為了使他畫中人物更加生動,他把家人一個個叫來當模特兒,從母、妻、畫到每一位媳婦,他在畫裡講究佈局以及人的情感、神韻。也在黑鮪魚季時,前去漁港寫生工作中的漁人,當然田地裡的農夫,早已經烙印在他的腦海深處。

以林智信近作的質與量看來,他的創作力始終處於顛峰,他的生活幸福,他說:「我現在的創作,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畫的都是我的理想。」

台灣畫派特稿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