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日記 /黃于玲 /日期: 2003/8/5
戰地琴人

那天去看「戰地琴人」時,以為它剛上映,原來是要下檔了。場次很少,硬等了四小時,沒想到竟然是暑假以來最滿足的一天。

並不喜歡時下電影,純粹講究感官刺激,看完了整個人都麻木,還沒走出戲院已經忘記剛剛看了什麼。有些能留在心底的,叫心靈顫動的電影,似乎不再有。

預知這部電影,描述猶太人遭迫害。幾年前,不願意看「辛德勒的名單」,只因不喜歡窒息的絕望染黑生活的天空;後來看了「美麗人生」,還是離不開死亡的黑幕;這次是為著那名鋼琴師來的。

「戰地琴人」以第二次世界大戰遭迫害波蘭猶太人的情節為背景,鋪陳音樂藝術如何跨越種族戰爭的藩籬,憾動人心,刷去敵我的界線。這世界,因為藝術而少去戰爭血腥的臭味,我看音樂的部分,強過猶太人死亡的情節──那些呈現鋼琴藝術的背景,反而被台灣愚笨的影評人當作主題在空談。

主角彈鋼琴的表情,如大海的平面,看似平靜,內裡卻是波濤洶湧。蕭邦的鋼琴曲,在電影中有不同的詮釋,戰爭的恐慌加深音樂的厚度,尤其主角彈奏鋼琴時,輕撫琴鍵的指頭,像在安撫著生命,如何於面臨盡端時仍舊從容優雅。鋼琴師細長的手指頭,猶如印象中的祖父的雙手,祖父拉小提琴時的神情,平靜專注,高聳的鷹勾鼻,由側面看去,像是一尊希臘雕像。

最感動的情節,一段是鋼琴師躲在一處無人空屋裡對著琴鍵空彈,清晰柔美的琴聲由生死的細縫中鑽出;另一段是德國上尉發現他時,被要求以乾枯的手,在廢墟中彈奏。隨著如鎚子一般擊落的琴聲,我的哭泣由肚子開始顫抖,藝術觸動心靈的瞬間,像是生命來到了高潮,死亡與新生重疊。

電影結束時,發現整間戲院只坐了一排觀眾。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