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林復南 /日期: 2003/9/18

缺角的60年代台灣美術 ──看六○年代台灣美術發展感想

1960年代,戒嚴時期,國家失去動力,社會一片蕭條。那時候的年輕人想要從事創作,不只要面對資訊貧乏,社會沒有朝氣的現實,在文化層面上,更受西方(美國)影響,包括現代文學、戲劇、美術…,年輕人一窩風跟隨西方腳步,造成美術界抽象藝術當道。

我是其中一個「年輕人」,分別發表抽象作品于:1962、1964、1965、1968、1970年的個展或聯展上。處於當時的藝術氣氛下,人人全心透投入創作,急速想成名的誘惑推著人不斷透支精力、為藝術賣命也在所不惜;我總是三餐不濟,體重從不超過四十五公斤。

60年代沒有「本土」這個名詞,想要進軍國際藝壇的想法,促成我在1976年前往紐約。不過,我在觀察、省思、失望之餘,決定把作品全部丟入一條髒亂街上的垃圾桶。我不能滿腔熱情擁抱一個空的夢想;西方的文化,衝擊著愛鄉之情,站在世界藝術的首都,我該如何找出自己?

拉回60年代台灣藝壇,也是一片茫然無知的擁抱,省視五月、東方諸君,雄心萬丈的想要進軍國際、揚名世界的幻想,經過四十年沉潛,相信他們的想法也都已經改變。

這些朋友們,如五月的莊吉吉,他以宣染的抽象山水起家;劉國松四十年來,一直在自己規範的水墨畫中尋找趣味;最被稱讚的顧福生的「人」,穿過表象,再進入內裡時,不禁想起英國畫家培根(Bacon)對人的剖白,那才是令人震撼的作品。韓湘寧、夏陽、陳昭宏、姚慶章、秦松等人到了紐約,在某些程度上,成了美國繪畫的藝術打工者。

李仲生的學生們,被教導每個人必須樹立個人的風貌,不過蕭勤、霍剛、李元佳都在同一個結構下進行著個人的創作。四十年來,在媒體的關照下,幾乎沒有一個能真正在國際藝壇竄起,這些名角們都成為:只在台灣一角才擁有「有勇氣的開拓者」之稱。

再看陳庭詩、吳昊的作品,陳庭詩的拓印三角板,圍繞著甲骨文、拓石刻的趣味表象發展著,後期作品轉向抽象,不少來自別人的圖像。吳昊的童趣、小丑,始終囿於裝飾性的繽紛。

反觀莊世和、廖繼春、李石樵、曾培堯、劉生容,在深厚的油畫底子下,顯出不同程度耐看的成果。廖繼春61年的〈祭日〉,李石樵61年的〈風景〉、67年〈元宵〉都是成熟的作品,律動堅實,結構成熟。

令人遺憾的是,沒有看到60年代畫外畫會蘇新田、林瑞明及其他畫友作品;年代畫會的江賢二、江韶瑩也沒有作品展出。近幾年江賢二在台北發表數回個展,其作品持續沉澱,四十年來以冷抽象一貫創作發表,突出、佳作連連,給我充滿信心以及個人創作慾望的再現。

藝術創作,是那麼長的一條路。

台灣畫派新聞稿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