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黃于玲 /日期: 2004/10/15

戰後最憾人的前衛運動家--
蘇新田循環空間2004個展序

1962-65年是蘇新田繪畫思想的啟蒙期,就讀師大時,他常去李石樵老師家裡,討教畫題。對於繪畫,老師總是一層一層的分析問題。

蘇新田初接觸美術時,努力研究輪廓、色彩、光線,當時學畫的人總是問:什麼是質感、什麼是量感?他在學時,遇到師大老師們正在嘗試野獸派、立體派、抽象畫的創作。他看見李石樵當時畫單色的超現實作品,月亮由天上下來,顏色很單純感覺卻很強烈。印象派大師說:一尺四方的紅色比一吋四方的強。李石樵則說,越少的東西越難畫。

蘇新田發現,高更畫出印象強烈的色彩,色和色產生強烈的對比。原來繪畫不只是畫得像不像的問題,還可以把「色」「形」拆開、重組,感覺很棒。非洲原始藝術充滿直線、弧線造型,並不講究寫實的觀念。那時,有些師大學生故意用立體派畫石膏像,他們認為物像可以拆開來,光線、色彩、空間都可以拆開來。

從模仿寫生到表現性的現代畫,過程是艱辛的。蘇新田大三時受到立體派影響,產生與時下繪畫不同的大變動。他時常去央圖看書,尋找心中的疑惑。

問題是,寫實的對象不論是風景或靜物,一般稱為「客體」,經過印象派以後的觀念在繪畫上被分解了。蘇新田說,我在師大時才知道其中的道理,慢慢發酵,經過追求平面性畫法,才體會色彩的強化作用、以及空間觀念的意義。

60年代師大美術系學生,急於追求新東西,那時是追求新觀念慾望最強烈的時代。年輕人像是要衝破牢籠一般的瘋狂,大家都處於極飢餓狀態,看到新東西、新資訊就生吞活剝。當時影響的老師有:廖繼春教導三、四年級油畫;陳慧坤留學巴黎常介紹野獸派立體派精神;李石樵繪畫觀念說得最徹底。

1949-60的十一年間,台灣美術充斥上海派,上海派與台灣傳統的造型主導平面設計,間接影響學生的視覺習慣。1962年日本照相打字進來台灣,廣告界也興起設計革命,新觀念不斷出來,然而學畫的人認為,搞設計是「下海」,沒出息。

但是設計界影響新起的年輕人,他們一心一意要在視覺藝術上有所突破,也就是不再因循前人的繪畫風格,於是產生繪畫革命、和設計革命。蘇新田曾經在達達公司、國華廣告、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擔任設計;不過,他一心一意始終專注在純繪畫領域。美國畫展以後回台灣,覺得現代藝術可以成為畢生的志業,即西方專業畫家的觀念。

回溯1967蘇新田畢業後組成「畫外畫會」,這群年輕畫家的決心,終於掀起戰後最悍人的前衛運動。師大美術系前後五屆同學新觀念的追求,以及來自畫友之間的動力,激起劃時代的火花。

早在1957年當兵時,蘇新田在東方書局買到Time出版的「數的話」,其中數學和宇宙的關係令他印象深刻,開啟了他以繪畫進行宇宙時空的嘗試。

1968年起,蘇新田思考:宇宙時空「裡面」與「外面」互相包的關係。宇宙是彎曲的多度空間,「藝術描寫的客體」這件事被拆散以後,可以分解為空間、光線、色彩、肌里、形狀、運動性、象徵性、功用性八樣,這些分化性的課題就是現代藝術研究的方向。蘇新田從模仿性的課題脫離出來,直接進入研究「空間」的領域。

蘇新田在師大美術系時的認知是:不要只是在描寫物體。學校畢業後展開新的創作理念,成為接續台灣前衛藝術的重要一員,他說:我從70年代就開始嘗試畫「用知識看到的東西」。

分析這四十年來蘇新田創作的過程有五個階段:一、嘗試期,二、錯覺,三、非物體,四、深度性錯覺,五、循環空間。第五階段是前面的總和。

創作的過程,不斷在懷疑中前進,如何使空間的裡面變成外面,用透視方法推理,很難實現。1973年這種錯覺畫,國外用「線」作錯覺,蘇新田則用「面」作,面的錯覺困難在於陰影的處理。

蘇新田運用錯覺藝術,將內部連通外部,也就是「實在」變成「虛空」,虛實轉換。這些作品1979年有部分作成版畫。1980年代他從水平錯覺進展到深度錯覺,後者的創作,融入水平線好幾條,一個水平線一個世界,二個水平線二個引力場,其目的在表現空間循環、和空間彎曲。

在循環空間的創作過程裡,蘇新田發現宇宙間的問題,他記得趙雅博老師曾經提到:為什麼宇宙實體被虛空包圍?為什麼「空」比「有」大?實在包住空的,兜不起來的東西、無法變成一個東西,於是產生矛盾。

蘇新田努力研究:內部怎樣變成外部,於是把概念精化為五十種繪畫類型。他認為只要從從太空看地球,就可以發現異位的人對地心引力的方向不同,於是完成了多向度空間的繪畫。他把握重力的方向、多條水平線造成空間彎曲的感覺,綜合以上各階段的探討,蘇新田稱為「循環空間」。

回顧蘇新田所從70年代開始畫「用知識看到的東西」,他在四十年中經歷五個階段,持續漸進地研究循環空間的理論,並努力將空間的概念用繪畫表現出來,他說:「我畫宇宙間存在的事實。」

這次南畫廊在經過四分之一世紀藝術經營之後,以一個成熟藝術產業的角度看蘇新田的創作,感動之餘,願意全力推動,並且安排五年中的三次盛大個展。2004年適逢創立邁入第25年,仁愛新館成立,慎重展開南畫廊與蘇新田間的首次合作,最是令人感到興奮。

蘇新田循環空間2004畫冊摘錄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