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日記 /黃于玲 /日期: 2005/2/16

缺角的丹露

時間:7:24 PM
氣溫:23.1℃

昨天專程到台中看丹露展,也看林清富的收藏在國美館的展示。穿著輕便衣服,以便自由穿梭。

我們在美術館門前下車,循著旁邊的入口,感覺像是在法國的某家美術館,只是陽光很熱情,一點也不歐洲。

為了趕在五點關門前離開,我們將展覽列出順序,先看順益收藏、美術丹露,還有時間再看別的。這兩個展覽,把台灣畫的尊嚴,從長期的失落重拾回現實之中,展場幽暗的光線,訴說作品年代的久遠需要細心呵護,我驚覺歷史加諸在作品上的意義,使它成為一個國家的財富,非可比擬。

一名父親帶者男孩子參觀,他極力讓孩子走路輕聲、在作品前保持優雅,啊,這和以前多麼不同,台灣進步了,藝術使人們有禮貌,富而好禮。

我的感動來自觀眾,更來自展場的氣氛。當那一幅幅平時在畫廊裡摸過,包裝過、驚喜的處理其年代紀錄的一件作品來到眼前的展覽空間,像是熟人站在舞台上與我招呼,幾乎令人熱淚盈眶。

美術館研究員薛燕玲,熱心招呼,猜想她也是這個展覽的主要企劃人,籌備工作進行好幾年。由於近視,在靠近一幅陳澄波油畫時,警鈴叫了起來,那時我是想看他的簽名。另ㄧ面牆掛著陳永森的作品,解說牌上寫著:畢業於東美油畫科。記得這項紀錄是有問題的,相信它是來自未經查證的資料。

繞了一圈,在美術館餐廳吃午餐時,閱讀展覽畫冊,發現裡面遺失了「蘇秋東」和「許武勇」兩位重要畫家。據我的猜想,在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中,已經有所缺失,於是接著缺失。書寫歷史的過程,如果只相信前人的舊資料,他遺落部分資料,你又繼續遺落,隨時間累積,就等於失去更多的說服力,一張缺角的桌子,不是完美的桌子。

1920年,台灣出生重要畫家許武勇,他的繪畫鐵定會在台灣美術留下驚人的史頁,因為那個年代的畫家,只有他最具前衛的膽識,也展現了那樣美麗的視覺丰采。

離開美術館時,陽光依舊燦爛,雖然有些遺憾,還是對國美館的進步,感到愉悅,他已經走在對的方向。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