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台灣畫派 /日期: 2005/4/27

政府要我們在藝博會看什麼?

2005年3月31日

1986年台灣舉行歷史上第一次畫廊博覽會,後來畫廊協會成立又舉行多次藝術界的expo,怎麼舉行,都是在精緻藝術的範疇裡讓社會群眾來一趟藝術的巡禮。不過今年變了,加入倉促成軍的地方美術「團」,會不會把國際畫展變成地方商展?

藝博會ART TAIPEI 2005將從4月8日至12日在台北世貿三館登場,文建會花一千萬元來主辦這個原由民間每年舉行的畫廊博覽會。這項做法到底是關心台灣畫廊產業的發展,還是藉機推銷地方美術,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很顯然的是,精緻藝術和國民美術一旦混為一談,模糊了界線,畫廊產業花三十年建立的藝術市場,難免要面臨崩解。

文建會在新主委上任之後,積極鼓吹文化公民權,這個原意在促進族群融合的政策,在執行的時候,悄悄產生了副作用,例如這項拉攏地方美術來與精緻藝術共展的做法,技術面就顯得粗糙與外行,政府到底要人民在藝博會看什麼?

長久以來,文建會始終漠視畫廊的存在與價值,他無法提供適當的環境給畫廊產業正當營運也就罷了,竟然要插手自由市場的運作,例如鼓吹買畫、推銷地方美術家。這次政府為了製造業績,公然「打秋風」,那些被指定用公款來買畫的政府單位、那些被發動購藏的企業家,是不是心甘情願,會不會盤算著下次在哪裡討回公道?再者,當一位畫家經過嚴酷的市場考驗才成為產業經紀的創作者時,政府硬生生加入地方美術家,一起成為「藝術博覽會」的成員,不只民眾分不清公的母的;這些新秀,沒有參展經驗,一下子就要和老畫廊同台演出。

從地方美術、政府單位、企業,甚至到畫廊產業,一起配合文建會完成主辦藝博會的夢想,透過政府用盡苦心製造的業績表象,對於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的畫廊產業,可以產生多少助益,值得觀察。最重要的是,文建會到底要我們在藝博會上看什麼?是地方性的國民美術,還是畫廊經營的精緻藝術,還是模糊不清的急就章政策?

2005.4.6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