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黃于玲 /日期: 2006/1/25

【精緻藝術的明天】系列 3. 台灣藝術市場的問題


1. 產業外移帶來收藏的信心危機
近三十年間國民所得從三千到一萬三千美金,造就台灣畫廊產業發展;不過也在近十年中從藝術生態的火車頭變成吊車尾,多數人歸咎於兩岸關係的變化以及經濟不振。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化原因之一是國家干預產業,2005年日本經濟回春,國內消費變成帶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不像台灣存在嚴重的兩岸問題。

2. 政府和畫廊業者的關係模糊
文建會與畫廊的互動習慣透過畫廊協會,然多數畫廊退出協會以後,該會已經不具備代表台灣地區畫廊產業的陣容,畫廊產業在營運上所遇到的困難,當局並未完全掌握。加上政府潛意識反商,遇到問題總是找學者開會,數位化版權問題、出版問題、購買青年畫家作品問題、參與博覽會主辦等,文建會角色自我矮化為畫廊、出版社、或網路公司。

3. 本土化的問題
1988年解嚴後,創作環境自由化,卻同時面臨國家認同的問題。在全球化趨勢中,本土化成為重要課題,可惜國民美術教育並未反映這樣的時代意義,雖然許多學者以「台灣主體性」進行歷史建構,大中小學或研究所依然嚴重缺少台灣美術史的基礎教材。本土美術的欣賞、推廣、與大眾教育上仍有待努力。過去由於文化背景差異,畫廊的經營型態很巧妙也有水墨畫與西洋畫之分,這個現象在兩岸關係變化以後變成華人市場與台灣畫市場之分。本土化不徹底,等於失去台灣畫競爭力。

4. 贗品問題打擊正規營運
收藏家甚至藝術顧問或畫廊業者,普遍對畫作鑑識能力不足,以至於假畫充斥市面而無因應之道。近年來一再出現「假畫拍賣會」有多場拍賣會幾乎全都是贗品的紀錄,即使在媒體曝光以及輿論批評下也沒有產生嚇阻作用,嚴重影響正規市場運作。

5. 拍賣公司外移與稅制問題
國際性拍賣公司來台設立分公司短短幾年又從台灣撤退,主因是稅制問題無法解決。政府補救設置「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免稅制度,可是申請畫廊還是少之又少,原因是畫家的個人所得問題未獲得配套解決 ,連帶影響畫廊報稅意願,優惠措施無法活絡繪畫市場。

6. 沒有職業畫家與經紀人
法國、加拿大等地都設有職業畫家制度,創作者的福利受國家保護。畫廊產業作為藝術經紀人缺少國家背書,例如「優良畫廊」的認定,加上目前公家展演單位如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各文化中心、社教館…等提供作為畫展場地,畫廊展示空間的意義面臨更大挑戰。

7. 畫廊沒有建立品牌印象
台灣畫廊在70年代興起,比80年代成立的美術館早了十年。過去由畫廊帶動的美術風潮被美術館取代,畫廊淪為「藝術品買賣」商,這和拍賣公司有了 重疊。在藝術市場的生態中,金錢遊戲促使畫廊的教育功能消失,講究削價求生存,遑論品牌印象之建立。

8. 政府的干預並未提升產業市場的規模
近年文建會積極關注畫廊產業,介入博覽會主辦、輔助地方美術推廣、典藏青年藝術家作品。早在1986年畫廊已獨立舉行全國第一次畫廊博覽會,有一萬多民眾參觀,帶來90年代的榮景 。目前文建會的改善計劃大都停留在舉行活動階段,猶如釋放煙火華而不實。花數億元出版的畫冊長期為同一家民間單位壟斷,邀集的學者不是擔任背書角色,就是自我推薦同時擔任顧問、作者、與畫家,形同政府干預市場發展。

9. 缺乏鑑價制度
由於畫價不像房地產等具有價值標準,造成企業界假借藝術品捐贈名義行逃漏稅之實,普羅大眾對藝術品價值的認知多停留在無價的神話中,藝術收藏始終只是小眾。

10. 網路教育與數位落差
2004年全台村里寬頻之覆蓋率已達99%,網路深入每個家庭,帶來資訊潮,目前政府將「縮減數位落差計畫」作為「2008數位台灣計畫」的五大重點之一。不過這項計畫會不會發生像過去拼命蓋文化中心那樣,有了硬體而沒有軟體的窘境?截直2006年初在文建會網站上連一家畫廊或畫家的基本資料都查不到。

南畫廊新聞稿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