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 剪報 /南畫廊 /日期: 2005/6/10

剪報【2006-03-31/民生報/A9版/藝文新舞台】我讀藝術品的生命

《畫廊周記》
我讀藝術品的生命

台北訊

編按:黃于玲與先生林復南經營南畫廊,同時主編《台灣畫雜誌》,還負責主持NAN網站,現在又攻讀師大美術系研究所,主修藝術行政與管理,最令人佩服的是,她把身邊的故事寫成「畫廊老闆娘的日記」,創全國畫廊網站瀏覽率第一名,這些感性幽默的日記,吸引無數圈外人對藝術發生興趣。今天就從「畫廊周記」帶領讀者進入台灣精緻藝術的世界……

直覺是一條通向超自然的悟性之路。

啊,最近一再閱讀謝東山寫的《藝術品的生命──論林復南近作時間之河》,彷彿終於走到一個新窗口,望去已經存在數十年的風景,原來是這樣。

我把文章列印下來,放大留白,以便加註,或圈起來等著尋找名詞的意義。我,一個女人的直覺與情感,投注在這個人與他的作品身上,如果沒有穿越這篇文章再體驗,也是一種生命的忽略與失落。

回想以前,一種平凡人的生活面對精神層面匱乏時所產生的衝突,原來都可以在這篇文章的字裡行間獲得釋懷──甚至發現一些恐怖的相似。沒那麼容易。這一發覺已經過了二十多年,生命的沉重與輕快,在依稀記得的往事中驗證著。

他曾說,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啊,二十五歲聽到這樣的話,很辛苦的放在心底。「這片葉子就是大自然的縮影。」也是那一年在一個台南鄉下訪友的旅遊中他這樣說著,我注視有刺的仙人掌,在一片桃色鮮花盛開的春風中。

直覺是一條通向超自然的悟性之路。文中引用Bergson的話。

同學問我,怎樣分辨一幅畫有沒有藝術性?他以為這是畫廊業者的本能、是每個買畫的人都懂的事。其實他不知道那甚至不是可以透過學習去獲得的天賦。你怎麼教一個人去感受如果他無法感受?藝術品在人們心中來回溝通的時候,說穿了只是一種情感的交流。

謝東山對林復南的作品寫著:「以自然為描繪對象,但目的不在再現自然,而是藉著自然形象,營造某種個人的真誠情感之意象。」

情感,豐富我的生命,包括不斷重複的歡愉與沮喪,希望與失望。曾經我以無知的自我去體驗這樣一個人以及他的人生,那些怪異的、脫離世俗的思想行徑,幸虧也在另一個我所訝異的自我中獲得認同。原來生活中無可避免的衝突,竟代表著一種創作過程的足跡。我知道,他沒有停止過創作,每一個四季與晨昏,每一次呼吸間的脈動,他面向大自然或生命中的同伴,每一時刻、每一事件都以進行式累積著畫布的可能。

看著這篇文章,覺得有些可笑,復南從未對我說過一句話關於他的畫;也從未說過一句話關於他的畫的指向。如果我自然感受到些什麼,也是我的事,是我穿過這篇文章的領悟。

三月溫暖的氣候,在窗外花台上,飛舞的蝴蝶,總是兩隻。

(南畫廊網址 www.nan.com.tw)

閱讀:謝東山, 《藝術品的生命──論林復南近作時間之河》

2006-03-31/民生報/A9版/藝文新舞台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