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林復南 /日期: 2006/5/2
編按:本文原載於1969年6月出版的《大學雜誌》第18期,適逢林復南2006年舉行第四次個展,原文第一次數位化於南畫廊網站披露。回顧台灣現代畫的發展,60年代年輕藝術家的投入以及他們為現代畫所付出的努力,在跨入數位時代重新閱讀本文,別具意義。

新秩序的建立

林復南 撰文(大學雜誌 第18期 1969年6月出版)

前言

我個人不是藝術科班出身,但從事現代畫也有七、八年的嘗試歷程;對台灣現代畫壇的崛起與發展,有直接領略參予的經驗。感覺十年前繪畫風氣有蓬勃的朝氣(指純粹性講),演變到現在卻有面目全非之感。我認為一方面這是藝術工作者的自身困惑、裹足不前、缺乏魄力;另一方面是藝術家社會生活脫節,以致缺乏推動力…。

一、 現代藝術的成長

所謂現代藝術的出現,一開始便帶著極端性的冒險與不安,為了不抄襲舊形式的死板,他們放棄了傳統的美學形式,而重投入於一個感覺世界的探索。同時,一些新興的美學、科學觀念和心理學,直接地鼓勵他們的冒險,這種冒險—使現代藝術加速地獲得概念的支持和依據。

現代藝術所依據的描寫個人心理上的純粹感覺經驗,已擴大了現代人狹隘的觀念和視野。在這些努力的條件下,過去的格律和色調、形象等拘束限制,已被認為次要或根本不存在。(看到十幾年前人們對現代藝術反感的紀錄足以證明當日現代藝術家所冒險的運動是對的)。

這一個轉換是有深刻意義的,因為現代藝術已毫無疑問地在這個時代生根了;它的作用,從技巧、形式到美學概念,都已深遠地影響了創作者、批評者和鑑賞者的觀念。大多數人都能很認真而嚴肅地討論它的發展。然而,以表面的情況來看現代藝術的發展,是可觀的;但屬於這一代(近十年)的現代藝術家,反而變的恪守起自己曾經衝破過的格律,而變得自我困惑了。現在更漸漸瀰漫和阻塞了現代藝術的成長。(如感性思想的抽象表現主義等,他們太信任偶然性的技巧效果)。

二、 現代藝術的憂愁

如果現代藝術再繼續被混淆而不加以嚴肅的考驗、它的弱點也就跟著來了。由於近幾年來一部份作家、藝術家們對現代「人性」問題的深入接觸,加速了藝術工作者的省悟、覺醒,在這面對現代物質生活的廣大壓迫下,人類本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再不能安於一個「人」的本質上,他們提出了安排自己和環繞他們的外在界線,去求得人與外界關係的適當處置和認識;另一方面,它需要接受現代生活高度動力所帶來、所給予的重大影響。

誠如現代藝術的主觀表現已流露出嫻熟技巧時,它形式和技巧的成功就呈現了缺乏深度的意象,變成另一種重現自然的形式。這問題在現代藝術裡是非常困惑的。我覺得基本的暸解,是在怎樣根據外界的日新月異的外在發展、來發掘隨著變動中的人性問題;但實際上人類的精神狀態在飛躍邁進的現代生活中變得麻木和遲鈍,它趕不上物質生活的變動而脫節。

現代生活的演變,正因為也帶來更多的困擾及太多的病態。使「人」產生不知怎樣超越自我的感覺,也不知如何表現他們和外界的關係;怎樣在紛擾與變動劇烈的現代生活中找出他自己和其他人存在的意義,而能正視它,改變它。

三、 新秩序的建立

現代藝術家的自我意識與極端的主觀觀念形成了現代藝術家的自信。然而現代藝術家的困惑,使它未能進一步賦予這時代藝術成長樂觀的正確的方向。

在這繁雜的世界變動中,需要發揮廣闊性的「繪畫風氣」,讓創作者能透過現代技巧,來表現我們古老文化的精隨,使它成為適合此一群體生活的一種「新視覺」「新造形」;一種調和緊張地生存,一種整體性的環境藝術。而並不是拘束於一張或一件作品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創作。

然而,中國現代藝術的演變,經過第一階段的建立(如抽象表現性等等),能否在這第二階段的成長中取得適當的地位。這個問題是現代藝術跟工業社會、現代機械生活,發生很密切關聯的問題;這不是以前的個人主義表現,是藝術給現實生活的啟示-「人」本質上的覺醒-不再是空虛苦悶的厭倦與醜惡的特別誇大、是新秩序的知性行為。

四、 寄望於現代藝術工作者

現代藝術的作品雖然在多方面都顯得有更大的美感、較成熟的風格,但無論怎樣,那種赤裸的、原始的特質卻已經消失了,而這些特質卻是現代藝術所最需求的。

作品的成熟並不能代表一種思想上的動力,只有對現代的生活與「人」本質上有正確的理解,才能激勵藝術家創作時生出那種有魅力的作品。這些觀念已慢慢的確立了,而現代藝術工作者卻固執在一些過時的美學上,惘然地不能理解現代心智的變動。

雖然許多新出現的藝術運動,絕不是古典或過去任何時代的翻版;新的藝術出現,固然不必再表露那些抑悒的悲觀或失望之情。卻需要藝術家們超越於個人主義的自私或為商業性與市場的迎合的糾纏裡面,這永遠是有良心與有才能的作家和藝術家們所虔摯信奉的。

圖說:〈晚霞〉完成時間與本文撰寫同樣為1969年

大學雜誌第18期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