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黃于玲 /日期: 2006/5/23

漂流:我與林復南的時間之河

生活只不過是吵吵鬧鬧,一種無法遺棄的複雜與混亂在時間之河上漂流。

也不是有一面鏡子就可以看清自己。那些投射在畫面的情緒像是:優雅抒情,或是憤怒、哀傷、慌亂、近乎絕望的悲壯景象,不只是創作者的真我,也是我的或某人的心鏡。

當我從一幅畫上面看到這樣的自我時,已經在他的人生之河漂流二十六載。麥克魯漢說:「我們是倒著走向未來的」,我凝視過去,新的人生慢慢加入也變成過去的一日,距離讓我看清某事,就像抽象畫在擷取大自然變成一種藝術的時候,其實正在反映人生。

我曾經迷惘,像在不知名的河上漂流。至今我還是恐懼,面對新文章、新畫展、新世界,以及告別親友、老家、美好的舊生活經驗,我理解那逝去永不回頭的心愛片刻,除非將他納入心之深處,就是一種黑色的死亡。

時間帶來的恐慌,空間帶來的思念,現實撞擊的理想破碎,在我心中攪動,好幾年後才找到一個詮釋的入口,這些畫作--生活只不過是吵吵鬧鬧,一種無法遺棄的複雜與混亂在時間之河上漂流。

人們認得一個畫家、一個畫廊創辦人,對我而言是一個人生伴侶,一個人生。1980年和林復南結婚,兩片小船相靠,在不確定的河上,只記得他說:「與我共度滄桑…」啊,我想滄桑是生命闖蕩的結果,帶著蕭瑟悲壯之美。愛情儘管有人說它瞎眼,卻看見浪頭上的夢想,它遮掩了水的危險,甚至美化為人生的動力,那奮不顧身跨越實際上貧窮毫無希望之客觀現實的決心,原來都源自非理性的一種直覺。

謝東山談林復南作品時引用法國藝評理論學者Henri Focillon:「某種裂縫,循此可誕生一群圖像」;我從圖像倒推回去,尋找那個裂縫。

大學未畢業我就在台廣和他相識,他出生自台南市林家,建於明末的林家宅第和老城內一座座年代久遠的廟宇,處處堆砌著時間的痕跡,家用的東西,都是又老又舊的古碗盤、古家具,由於祖先太多,母親幾乎每天都在拜拜。他在裊裊香煙中閱讀30年代的翻譯小說、傾聽古典音樂,擠出僅有的零錢去看電影,他的希望放在無限遙遠的小說背景中,站在傳統裡費盡心機作一個反傳統的國際主義者。

他編織的藝術家之夢,說穿了就是一場漂泊。由於沒有確切的目的地,他畫畫,都是在玩,生活是創作,他畫生活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無形中帶著憂鬱。後來的日子也宛若一次次旅行,沒有行程的規劃,隨波逐流,流到哪裡,就是那裡,人生處處是風景,一秒鐘如何變成永恆?看來那活著的動力馬達是情緒,在忌妒、歡樂、沮喪之間徘徊、創造、毀滅、重生。

在林復南的畫裡看人生,比鏡子還清楚。紅色和綠色的對話,好像生活的戰爭;即興中穿插理性的造形,一如畫家轉入畫廊經營又回歸創作。細碎、多向性的線如耳語,粗獷、渾厚的線如激動的怒吼。靜態的圓變成滾動的,還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漂流、激盪、爆發。抽象畫被單純分為理性與感性兩種;他的畫,在激情中,複雜的交纏、急促的奔放,沒有留白的空間。時間之河以他的方式流動著。

不像夜幕、晚霞、冬至,三張70年代前後的作品,畫著黑夜和冬天,畫面在暗冷的孤寂中透出淡薄溫暖,彷彿一件訴諸黑夜的卑微之希望。我們的個性不同,記得每次衝突他總是冷冷說:「跟一個複雜的人在一起,你是不會幸福的。」啊,我或是〈夜幕〉地上那塊石碑,佇立於一片靜默無際的荒原,遙望夕陽。兩片船在河中又分散了。

80年代他一時興起畫著花的主題,看看花的位置,在畫布上可以有怎樣的展現?那時候他剛才第一次當父親,女兒殷因,給他新生命的驚訝與啟示,特寫放大的花蕊,在濃密的樹葉中綻放,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著他畫畫,80號畫布平擺在地上,一層層色料刷上去,擦一擦、又抹掉。不久殷因也拿起我的口紅,把牆壁當畫布亂塗,口紅畫完了,還拍手大笑。人生之河,流入神秘的森林裡。

後來的二十年,南畫廊使人們逐漸忘記他原是一位畫家,可是每次搬家他都帶著幾張一百號的空白畫布,他保管不了已完成的作品,卻始終擁抱著未完成的夢想。2000年他先做了兩張版畫,然後就開始畫油畫,所有暫存於腦中的圖像,心底的情愫,如火山爆發,一湧而出。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時間的意義,高於一切實質物像,放眼一生,只有眼前一刻是真實的,那些經過時間洗滌還留在記憶的印象一片片,如萬花筒,這些由無數片段印象連結的記憶圖像,轉化到畫布上,有時抒情、有時猖狂。

二十六年來他從未對我訴說一句關於他的畫、或他的畫的指向。在畫廊的、家庭的、內在的世界裡,我們同時擁有一座後花園,在那裡面我們看見了真我,以及在時間之河上漂流的記事。

最後,我還必須以畫廊的角度,感謝林復南這樣一位畫家,因為他「2006時間之河」的個展,才使得畫廊再開現代之窗。更要感謝漢寶德、黃才郎兩位館長以及謝東山、陳長華兩位教授,對抽象畫的支持與詮釋,藉由他們的文章才使得抽象的繪畫,變成人們的心靈花園。

南畫廊 黃于玲

林復南畫冊,時間之河,2006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