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 剪報 /南畫廊 /日期: 2006/6/2

剪報【2006-06-02/民生報/A9版/藝文新舞台】《畫廊周記》台灣藝術品的經濟「奇」蹟


【黃于玲】

民生報 2006-06-02 A9 藝文新舞台

不到一星期前(5月28日),一件廖繼春的油畫在香港以每號140多萬元賣出。記得90年代前輩畫家作品畫廊以每號30萬元標售時,許多人罵台灣畫貴到「沒行情」,現在那些人面對又跳高五倍的畫價反而說,「還有漲價的空間」。這是第一件奇怪的事蹟。

不只所謂的專家語無倫次,整個台灣畫壇在一次次中國拍賣會的奇蹟中,也已經失去了自我。全世界就沒有那麼高的價位搭配那麼低的收藏品味,我不是指廖繼春的畫不好,而是風格迥異的作品可以同時搶購,以前看不懂抽象畫現在一下就進入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的藝術世界。中文有趣在於書寫沒品味時少了「味」,就會變成沒品。這些搶高的人突然冒出來,打聽明牌,囫圇吞名畫,甚至集資共同購買──畫要掛誰家,終極目的都是為著一個數字,賺多少?藝術品和股票一樣炒、一樣算計、一樣不具有觀賞價值。這是第二個奇蹟。

我第一次上拍賣場也是最後一次,是90年初蘇富比在台首次拍賣會。黃任中牽徐貴櫻穿著超短迷你裙步過偌大的會場,開始一場大亨的金錢遊戲,藝術品在美人香間被重新定位,也將市場引向偏方。現在收藏家不講究品畫而是在比畫,畫廊只依附著拍賣,甚至迷失自己既有的路向,原因是台灣畫壇根本沒有藝評家與環境。

人人是專家,就是沒有藝評家。一些寫文章的,曾幾何時都忙著為文建會、基金會寫書,這些書不必行銷,都是編好的預算在消化。一套不必經過市場檢驗的書,會有多少可讀性可想而知。所以,收藏家永遠只能看著置入性行銷的市場快報,因為報導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你的胃口,煽動你的心智,操弄整個市場。如果將這十年來的報導並陳,互相對照,一下是台灣完了大陸才是通向世界的窗口,一下又是那裡畸形發展快沒希望了,畫市天天在崩盤,也天天在創新高。對無厘頭情報有興趣,顯示從飲食文化到收藏,台灣都偏向現實的功利主義。

以至於台灣藝術品的經濟面向高過文化太多,甚至完全失衡。作為製造被操弄工具的藝術家,顯然比音樂家或舞蹈家更悲哀;至少後者擁有真心喜歡藝術的消費人口而不是虎視眈眈的投機份子。為什麼作為一名畫廊業者對飆高的畫價感到憂心,自己不也是其中的獲利者嗎?

也許多數人不知道,廖繼春的畫再貴都與畫家或家屬無關,賺的都是左手買右手賣的收藏家。而每次好幾億的成交金額,也只鎖定那幾位,台灣藏家花了一大筆錢在藝術品買賣上,卻無法順便製造出一位國際藝術家、或使社會增添好禮的氛圍,正規的畫展迅速萎縮,台灣仍是文化的沙漠、藝術的窮國。

這次博覽會結束,提出一些漂亮的數據代表該活動具有經濟價值,果真如此為何華山又要重新規劃?曾撐起台灣藝術市場一片天的畫廊,與拍賣公司對照,就像發燒的人四肢冰涼、頭部滾熱。這是第三個奇蹟。

由於沒有藝評家,台灣畫壇也失去暮鼓晨鐘的機會。昨天接到一封具名信,有名有姓不能稱為黑函,他說,某知名現代畫家,收藏另一位畫家的畫作,將之剪貼成為自己的作品展出、銷售。這件事,不少畫家、畫廊都知道卻保持沉默,社會習慣笑貧不笑娼,弱肉強食。

最後一項奇特的事是,收藏界不成文的認知:有保證書的複製品勝過沒保證書的原作,一張紙比一件藝術品有價值,徹底是台灣藝術品的經濟「奇」蹟。

2006-06-02/民生報/A9版/藝文新舞台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