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 /ININ /日期: 2006/7/28
地球變小了,一個小皮箱就可以抵達地球那一邊的美麗之都。八十年代出生,在畫廊工作的年輕人,眼中的巴黎是什麼樣子?她們怎麼去、怎麼玩、怎麼看、怎麼買?「巴黎六月天」林殷因如何逛美術館、如何Shopping、如何搭地鐵出城去拜訪藝術家、如何與法國人討價還價退稅?又如何在十點才天黑的市內拍到羅浮宮的夜景?「巴黎六月天」是一個年輕人走出世界的記事簿...

巴黎的六月天:METRO


巴黎的地鐵稱為「METRO」,年代久遠,加上西元2000年才建造完成的第14號線,共有14條地鐵穿越巴黎市東南西北,分佈至巴黎各區域及景點。除了metro之外,尚有RER快線與其相連共構,使得整個巴黎市有如蜘蛛網般的交通網絡覆蓋,密密麻麻,剛到巴黎時需要花許多時間熟悉,看路線圖也是一種挑戰。

其實全世界的地鐵概念都大同小異,只要目的地明確、搞清楚轉乘點及方向、有眼睛看站名,都能到達。難就難在標示全是法文,雖然是幾個英文字母拼成的,組起來卻像火星文一樣。因此,我去一個地方(我們居住這站不是大站,通常都需要轉乘),要先搞清楚轉乘點位於南向還是北向,再記住底站站名,還要記住轉乘點站名,再記目的地那個方向的底站站名,最後再記目的地名稱。所以,去一個地方,若只轉乘一次,必須記上4個法文站名。要是衰一點需要換2次線,那麼就得記上6個法文站名,光搭車就用去太多腦筋啦。

其實,手上一張地鐵圖很方便,用不著記那麼累。只是許多有經驗的人耳提面命地提醒搭乘地鐵的人「小心財物!」,尤其是大都市龍蛇混雜,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觀光客往往成為扒手眼中的肥羊。所以我盡量不拿出地鐵圖查看,免得被看穿是觀光客,還得裝的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其實心裡很擔心坐錯車。除了裝鎮定之外,將隨身物品看管好也相當重要,我無時無刻都將包包放在視線範圍內,人一多,還會將包包緊緊地抱著,幾乎到達水泄不通的地步,誰願意被扒啊?!

由於巴黎地鐵的歷史悠久,它的設備並不會比台北捷運好。我常坐的4號線,列車的門是「手動」的。到站時,必須拉動門上的把手,從左邊轉到左上,而且要一鼓作氣,萬一力氣不夠就拉不動把手,拉不動把手就開不了門,那就等著坐過站吧,唉。通常,我會兩隻手一起用,但還是碰過雙手也開不了門的窘境,好險旁邊的人都會適時伸出援手(巴黎人你們心地真好)。這樣考驗力氣的把手是雙面的,要上車、下車都需拉動把手才開得了門,所以當門被對面的人打開,我就會十分慶幸逃過一劫。不過經過這麼多天的訓練,我的二頭肌又健壯了點。除了把手,有些地鐵線的列車會換成按鈕,按一下門就會開啟,進步了呢。

巴黎地鐵的路線圖,會詳細標明該站可轉乘的地鐵線、RER快線及機場快線等,一目了然。才通車不久的第14號線,是目前最新的地鐵線,有著像台北捷運木柵線一樣的雙層閘門,到站時閘門便自動開合,列車裡的行進路線圖,在到站時那一站的燈號就亮起來,非常容易識別。坐過第14號線之後,其他的地鐵都黯然失色;可惜我們不常搭。巴黎生活不能缺乏的代步工具,從手動到半自動,再到全自動,可看出它發展的歷史,很妙。

大部分的地鐵都很舊,裡面通常沒冷氣,窗戶打開保持空氣流通。今年反常的熱,夏天氣溫不像往常維持在25、26℃,而像台灣一樣飆高到35℃,在這種氣溫下坐地鐵是一種折磨,尤其是在下班的尖峰時段,車廂裡塞滿了人,每個人頻頻擦汗,頭髮濕了,妝也花了,臉上盡是些「夠了沒?怎麼那麼悶熱」的表情。

列車的座位是2個2個相對,類似台北捷運木柵線,但是座位間的空間更小,坐著時腿要往裡縮的很緊,不然會碰到對面的人,視線也不知該放哪?座椅是絨布材質,在悶熱的車廂中簡直讓人爆炸。靠近車門有機動式的座位,要坐時搬下來就好了,大概像電影院椅子那樣,不過如果遇到車廂人很多,還大剌剌地坐在這種椅子上,應該會招來白眼。

偶爾,我們會遇上街頭藝人。例如拿著手風琴在地鐵通道上賣藝的男孩,前方就擺著琴盒,裡面通常是銅板,我猜就算有鈔票也很快的收起來,因為列車經過時會吹起狂風。悠揚的琴聲迴盪在四通八達的通道中、月台上,邊等車邊聽音樂,讓人心情為之一振。還有站在通道上的黑人女生,前面放頂帽子,當場開起演唱會。高亢渾厚的歌聲,讓許多路過的通車族停下腳步,女黑人陶醉在其中,我也陶醉在其中。車廂裡也出現過彈著吉他哼著歌的賣藝人,輕快的歌聲讓人暫時忘卻車廂的悶熱難耐。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賣藝人都有相當水準,完全沒碰過令人傻眼的表演,也不覺得是噪音,他們為老舊的metro帶來生氣,為燥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情趣,這就是巴黎可愛的地方。

每個站的建築設計配合當地特色,因此一條地鐵線搭下來,會經過許多不同場景。台灣的捷運也有此概念,不過只用在捷運出口的設計,巴黎則是連候車月台都各有特色。例如羅浮宮站(Louvre Rivoli),壁面由大塊的象牙色磚頭舖成,擺設藝術品的櫥窗間隔排列,這裡一尊獅頭人身的埃及神像、走沒幾步是一尊希臘式女神,平常月台使用的日光燈被鹵素燈取代,整個月台的設計散發著濃濃的藝術氣息,一路延續至羅浮宮。龐畢度中心(Pompidou)的地鐵站「Arts ET Metiers」,則是全部用古銅金的鐵皮造型,流露出前衛、冷調的金屬感,與龐畢度中心的當代藝術展覽相互呼應。這些月台的設計,只要列車一進站乘客就能發現,比站名更清楚,完全不擔心下錯站哩。

巴黎市有一種「橘卡」(orange card),可以在一星期內無限次搭乘地鐵、RER及公車,期限從週一至週日,票價15.7?。橘卡需向地鐵售票員申辦,我們先在旁邊的快照機器拍好一次4張的2吋大頭照,花了4?,照片失真,很醜。在卡上填好姓名、貼上大頭照之後,售票員附給我們一張橘色的通用車票,期限內用那張車票出站及入站。人生地不熟的第一個禮拜,幸好有橘卡,坐錯車不怕多花冤枉錢,想去哪裡就往地鐵鑽,它會帶著我們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待久了,才發現許多地方用走的比較快。譬如羅浮宮,從住家的4號線Les Halles站出發,先往Porte d’Orleans方向搭到Chatelet轉乘1號線,再往La Defense方向搭到Louve站下車。以單次地鐵票價1.4?(歐元)來算,到羅浮宮要花台幣56元,來回就要台幣112元。後來我們發現,從住處走路前往,不到15分鐘就可到達,且不需花半毛錢,龐畢度中心走10分鐘也可以到。於是第二個禮拜起,我們捨棄橘卡,改買10張的地鐵套票,11?,一次用一張,在裡面轉幾百次線都沒問題,出站就不能再用。

巴黎的地鐵不像台北捷運限制飲食,也不像日本地鐵限制過高的音量,列車運行時轟隆隆的很大聲,列車門要闔起時撥放警告音,卻不像台北捷運的警告音那麼尖銳,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警訊,而不是要讓乘客感覺不舒服。月台牆壁上會貼著商店的戶外廣告(有些站除外),其他地方通常充斥著塗鴉。但是台北捷運的明亮乾淨是巴黎地鐵不能比的。

各地的地鐵都有優缺點,我喜歡巴黎地鐵的建築設計概念,富有特色的每一站,為我帶來沿途的美好風景。

林殷因的巴黎筆記簿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