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 剪報 /南畫廊 /日期: 2006/8/5

剪報【2006-08-04/民生報/A9版/藝文新舞台】名畫情歸何處

畫廊周記
黃于玲

一些價值不菲的名畫,現在多躺在私人或企業的保險庫裡,遠離民間。台灣畫的誕生經過一個世紀滄桑,眼看著就要開花結果了,最近有一則喜訊,讓人感覺社會即將回報一件藝術品以他所應獲得的禮遇;不過有了世界級美術館,獨缺主角,恐怕台灣名畫依舊沒有家。

這個喜訊比過去任何官方發出來的豪語更具體的原因是他來自企業。那些以台灣美術史為定位的官方美術館,好幾年過去了,也沒見到一個影子足以叫人認定:這裡可以看到台灣畫,就像進了奧塞美術館即坐擁法國的印象派作品。

由寶來集團與白文正董事長共同捐出的一億元,將由日本名建築設計師安藤忠雄設計「交大美術館」,以打造國際一流大學的人文環境。我曾經夢想有一座貝聿銘設計的美術館在台灣出現,現在已經八九不離十。這座打算收藏台灣畫家與雕塑家的美術館,已先獲得陳慧坤八十幅畫作,暫不提保管成本與作品魅力,以美術館典藏品數量比例來計算,幾乎沒有第二位前輩畫家可以超越,乾脆直接取名該畫家美術館可能更恰當。

文物館變成蚊子館已吵了一陣子,這個未來交大校內的美術館位於新竹,必須寄望千里迢迢去看陳慧坤作品的人數每天起碼達到多少,才不至於空轉。為了豐富美術館典藏,未來勢必要添購;買畫的預算,馬上增加了許多校友回報母校的機會。去年夏天參觀貝聿銘設計的日本miho私人美術館,他們也是先有一些收藏,後來又陸續增購,才使美輪美奐的美術館不至於像一間樣品屋。

台灣的美術建設,大都只停留在蓋房子,有硬體沒軟體,或只講究建物價值,忘了它畢竟只是一個呈現精緻藝術的舞台,重要的還是它的內容。很少像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三百件名畫在基金會手上,才計畫蓋美術館。沒有名畫的美術館,再美的建築物都像海市蜃樓,台北七月底一場小火災,馬上使東區變鄉下,百貨公司吸引人潮的是建築物裡面所集合的魅力商品與服務。

其實,再名貴的畫都有家屬願意捐出來。幾年前,一個「台灣前輩畫家第二代子女促進會」希望政府成立一家台灣近代美術館,他們可以提供畫作成立個人專室供研究推廣展示。這個將希望寄託於政府的想法,結果無疾而終,台灣第一代前輩畫家的傳世名畫在家屬手上,有人自行開美術館,有人每年重複搬出防蟲箱將畫一件件攤開透氣再放回去,比起其他一堆捐贈品佔據政府大片庫房的做法,顯得諷刺。

到底名畫該情歸何處?這些在台灣困頓時代完成的作品,記載多少人們的情愫與記憶,現在都在黑暗的角落呢。

【2006/08/04 民生報】

2006-08-04/民生報/A9版/藝文新舞台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