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掃描 市場掃描 /和平鴿 /日期: 2008/3/13

東京銀座的畫廊怎麼了

2008年2月21日,離開東京前一天到上野,然後從上野搭山手線到有樂町。有樂町,讓我想起好幾年前,有一張張義雄畫的東京有樂町在南畫廊展出,我用這一張畫來尋找張義雄黑線條的技法之足跡,收藏家喜歡他的黑線條,一來像畫家的性格,二來說穿了也是台灣人給人的印象那麼親切。啊,如今竟然站在此地。

我朝有樂町的另一個方向走向銀座。這第一次來的地方,沒有人帶領,手上有一張飯店提供的地圖,可是我不知道正確的方位,正走向東南西北哪一方? 後來我用陽光投射在行人身上的影子來確定南方,這才來到了銀座二丁目。

它比想像中有精神。曾經在中央美術畫廊舉行過畫展的郭東榮說,啊,銀座的畫廊倒掉一半以上了。那是近十年前的事了,現在他說,慢慢在復甦中,但是從他的語氣,我總鈀它和蒼涼聯想在一起。事實還好。至少它的發展對一個旅人來說,比表參道更具有生活的機能,平實又溫暖。

在這裡處處是餐廳與咖啡廳,和台北東區比起來,甚至有價廉物美的驚喜。我在喝完一杯香郁的咖啡後,也在店裡買了一包平價咖啡豆,500克才1800日幣不到,新鮮的香味令人著迷。我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日本人喝咖啡的文化。那像是上癮的生活習性,恐怕每天都要來上一杯:靜悄悄的入店,從冷冽的街頭鑽入溫暖有濃郁咖啡香味的店裡,坐在小圓桌上哈著熱coffee。一樓禁煙,二樓是隱君子的天堂,他們坐成一排,紛紛面向大的落地窗外,對街有一片美麗的牆面,精心粉刷後用燈光把樹影投映在牆上,啊,他們連在夜晚也不願意忘記樹的姿色。飯和魚很好吃,體重直線上升。

中央美術畫廊,猛一看以為到了中國,怎麼會呢? 畫廊內部陳設,很像十幾年前台北東區的畫廊。或說,台灣的畫廊已經改變了內部陳設的氛圍,以及展出畫作的風格,而這裡,還固守著,一如銀座其他老店,這裡沒看到客人,連老闆或是經理或是櫃檯都沒有人,我瞥見一雙眼睛由一個矩形洞中射出監視器也似的目光。

畫廊門口貼著其他公家單位的畫展海報。這裡的畫展海報與傳單簡介,到處都是,文化的宣揚是整體的,單一地方放著其他各點的資料,地鐵站裡有,飯店裡有,公園裡有,好的商場裡有,餐廳裡有,當然美術館或博物館裡更是有。日本人對精緻文化有一種近乎朝聖的心態,普羅大眾訴說美術裡的體驗,變成一種生活的內容,而不是金錢的遊戲;媒體報導文化的內涵,而不是炒作的伎倆。台灣媒體處處銅臭令人感到羞恥。

中央美術畫廊過幾步路就是井上畫廊。畫展大約都只有6-7天,或許是租場地,井上畫廊賣出3件作品,2張小的一張大的,幾位婦女在畫廊中央靠裡的展場上的椅子上聊天,看來整個下午都要泡在這裡。畫廊的樓高很低,所以畫作也掛得很低,有些牌子,非得彎下腰或是蹲下來才看得到。日本人真的都比較矮吧。

畫廊的櫃檯坐一位婦女,以標準日本禮儀招呼客人。沒有辣妹。沒有填加重味的商業語言。如果說台灣畫廊產業曾經蕭條,銀座畫廊也面臨了殘酷一擊,那仍舊挺立於市場的,都是持有使命感,還是他們的血液裡、生命中也只剩這樣一件事在運行著呢? 若是這樣,他必定對著在歷史上輕薄短小的畫廊之作為有另一番觀察吧。

隔幾條街這家東和畫廊,正在舉行版畫師生聯展,以紀念他們的版畫老師。台灣畫家張義雄、陳永森、郭東榮都曾在這裡舉行畫展。版畫在日本的發展比台灣成熟,尤其是這種須靠大量手工去製作的作品,更符合其文化特性。只是,當台灣商人把複製畫當作版畫一張賣好幾萬台幣的時候,銀座這家畫廊展出的原作版畫,一件作品才上千元台幣。市場的交易性態,來自消費者的素養,在也沒有比版畫的市場狀態更明顯呈現台灣人文化的貧瘠與無知。

離開銀座時已經晚上8點多。我把領子拉高,扣上釦子,走入燈火輝煌的街道。一片黑色的疾行的行人,有秩序的移動他們的腳步,他們走路不像紐約那麼快速,不像巴黎那麼優雅帶著風情,卻自成一格。有秩序,很努力,講究真功夫。銀座畫廊在激情過後,生存下來的這幾家,想必有自己的原則與本事。

台灣畫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