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掃描 市場掃描 /和平鴿 /日期: 2008/3/18

出租畫廊、百貨畫廊:從銀座到台北的生存秘笈

位於東京銀座的畫廊,展期只有短短六天的真正理由,應該和出租畫廊有關係。畫家付出55萬元日幣(現在也許漲價了),就可以在商業鬧區裡的畫廊舉行畫展,大方的自行賣畫──不像台灣畫家在公家單位展出時只能私下賣畫,逐漸形成有人專門替畫家「顧」會場兼「代賣」畫作的賺錢模式。為了生存,藝術產業和畫家都絞盡腦汁。

2008年2月,銀座東和畫廊有一檔畫展由18日展到23日,展場緊臨馬路,大落地窗讓藝術品一覽無遺,有不少人前來參觀的理由應該是:它屬於聯展,價格很低,比較接近東京市民的消費能力。台灣幾位畫家如張義雄、郭東榮、陳永森都曾經在這家畫廊舉行個展。

銀座許多畫廊都推出六天期的畫展,在日本藝術市場泡沫化以後,出租畫廊空間這樣的經營模式似也成了一種生存秘笈,他們把展覽檔期排滿,安心的做起畫廊二房東,度過藝術產業的冬眠期。這些畫廊不像日動畫廊,早期專以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生作品為對象,又買又展,現在畫價漲了畫廊還是屹立不搖。有時候,炒短線不如建立畫廊的核心價值經得起時間考驗。

日本的藝術熱,跟著經濟興衰的曲線走,這本是沒什麼稀奇,只是,在日本藝術熱末期,也有畫商到台北來找畫廊合作,經營起印象派名畫展售,架勢駭人,不料後來爆發贗品事件,被掃出台灣。就在日本畫市趴下不久,台灣也趴下了。

銀座的畫廊與美術館展出,在也嗅不到藝術品被炒作的銅臭味、或是盲目跟隨流行的傻瓜,反倒是呈現藝術本質在人民生活中擴散的香氛,由於觀眾懂了,所以藝評也不敢亂寫。或許他們因為擁有藝術的鑑賞與見解之力,而使得藝術買賣變成優雅知識的交易。一般書店看不到藝術雜誌的販售,只有在美術館附近的書店、或是大型書店才有幾本美術雜誌,老雜誌「美術手帖」還在發行,只談藝術生活,以及藝術價值的價格探討,看得出來他們的市場被教訓以後已經沒有暴發戶式的空洞言論,回歸務實。

市場熱度褪去的另一個現象是百貨畫廊的消長。以前從西武百貨到三越百貨等,都在百貨公司裡設有畫廊(或稱美術館),他們比台灣的百貨畫廊更嚴謹經營的差別在於,並非委外經營、或是臨時的活動合作、或是專櫃式的設立。所以在商業導向下,其規模和精緻度都仍舊堪與美術館相比擬,也曾經創造出驚人的業績。2008年2月新宿的小田急百畫畫廊,正在舉行原秀樹油畫展,他是1943年出生東京藝大畢業的畫家,也是台灣所謂的學院派中堅畫者。雖然它的空間已經縮小到相當於一家小畫廊的坪數,卻仍舊講究展出者的畫歷。百貨畫廊模式,現在演變成東京Midtown的藝商合一,似也讓人看見了日本畫市在低迷中仍展現人民實質的文化力量。

台北也有出租畫廊,例如某家銀行開設的畫廊,已經改為出租型態,一檔16天收費16萬元。和銀座的比起來價格相當,日數多一倍。畫廊把空間租出去,畫家可以自己辦畫展、自己賣畫、自己設立經紀人—大都是自己的太太或朋友或具有行政能力的專業者擔任。畫廊要生存,比過去得多兩把刷子才行。

台灣畫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