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和平鴿 /日期: 2008/5/4

蓋藝術園區作什麼


早上看到一份地區性刊物,封面寫著某畫家藝術園區的字樣,心底嚇一跳,畫家的個人藝術園區,有沒有看錯。園區不是那種面積很大,一天走不完、硬梆梆、很沒趣的東西嗎?現在連上藝術,表示什麼,園區仍是代表一個很大、很硬、很沒趣的印象,台灣何時有那麼多「藝術」產品足以撐起一個園區?

「園區」是台灣的特產,從科學園區、生技園區、到新的藝術園區,物流與工業園區也常聽到。到底園區是什麼?網路上解釋說:「園區定義是凡由政府公務預算或基金投資開發,需招商進駐之園區均屬之。」

藝術與園區並置,我會想起造鎮。對一位畫家來說,我知道他活著的時候會有一間畫室。其實老畫家沒多少人聲稱他有畫室,他們畫畫的地方大都是在「破厝桶」裡的一個角落,下雨天破厝桶總是滴滴答答,畫家太太有時候氣不過會把畫板拿來遮雨,那是畫板最顯出價值的時刻;遇到脾氣壞的妻子,拿起掃把可以把畫布打出破洞,如果有畫室,就可以隔開生活俗事與創作;可惜通常是沒有。更糟的是有些人連家都無定所,不可能有固定畫畫的地方,有關於他的創作記事,都如花絮在風中飛逝。

現在台灣,畫家與其作品變成一個國家的文化象徵,畫家死後,畫畫的地方變成紀念館,有經營能力的直接叫美術館,個人藝術園區倒是第一次聽到,這麼大的名字,令人無法想像藝術的園與區之規模,與過去畫家窮酸奮鬥的故事相比,不知它想呈現什麼。

從畫室、紀念館、美術館、到藝術園區,台灣建設藝術硬體的速度十分驚人,名稱也一直在upgrade。記得朋友從西雅圖帶回來一期artnews寫到,中國打算蓋1200座博物館,想來是要追回在文革中被毀的文化斷層。如今台灣藝術園區的誕生,似乎有意無意在數量上趕不過,直接用名稱來壓人。我好奇的是他怎麼經營與作用。

畫廊的數量曾經在台灣地區爆增到200家以上,後來多數悄悄結束營業,問題就是經營不善,開店容易持續難。再則,藝術園區啟用──有人來參觀,會不會讓台灣人更愛惜或更懂得欣賞藝術?要不園區的作用是什麼。從時下藝術市場一窩蜂惟利是圖,不講究欣賞,分秒在算計漲幅看來,不知藝術園區要吸引的是哪一種人,除非把它當成國民觀光景點,搭配泡湯與野菜熱炒,就找不出其他賣點。

我的直覺是,藝術園區的普世認知,不可能是一個具有精緻質感、融入生活品味的空間,一個讓人一進去自動會降低音量,放慢腳步,深度呼吸,細胞活絡,對生命肅然起敬的地方。如果它只是在對一個曾經沒有畫室而努力創作的畫家進行追憶,並在他死後提供一個讓人膜拜的地方,以表示對精緻文化的敬重,以及富足國力的展現,ok。畢竟人們始終缺少與藝術對話的橋樑。

不過我在刊物封面看到一個字,正好可以點出我的疑慮,他把藝術園區主人翁的姓氏寫錯了。這樣的草率正是台灣需要努力之處,那是從小地方作得準確與紮實,比蓋一座藝術園區重要,而且來得省錢。否則藝術園區的興建,會讓人以為只是在替藝術品炒作者圖利。

備註:
人們腦子裡叫藝術園區的起碼有:國家藝術園區、三采藝術園區、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蕭如松藝術園區、大東文化藝術園區。叫園區的有:新竹科學園區、南港軟體園區、自來水園區、台南科學園區、渴望園區、內湖科學園區、台元科技園區、…等。

台灣畫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