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台灣畫 /日期: 2008/5/28

負利時代的藝術收藏 求險或求穩?


文 和平鴿

負利時代來臨,錢放在銀行沒有用,有些人開始注重投資理財,買畫、買房子。藝術市場看法兩極,有的選擇到拍賣場搶標,有些人開始尋找新生代畫家企圖穩中求勝,有的仍選擇台灣畫為最愛。

台灣的繪畫市場,向來只看碗外,不看碗內。從國際化的理想,修正為西進中國,再修正為拿第三國作品來內銷,共通點都是做生意越過鹽水,不是只悶在島內。這個現象可以由去中國開畫廊,轉為在台灣賣亞洲畫,再轉為去亞洲買畫的奔波…看出不安逸的特色。

冒險是台灣人的性格,從創作到收藏,充滿膽量與作為。由於著魔於險境之美,也就忽略藝術欣賞在沉澱後的境界裡也有另一種亙久的美麗。

前一陣子有一個人在拍賣會一口氣標下6張畫,回家以後後悔,不知道沒去付款會不會被揍──不是被告。黑道比法律更足以規範一個人的行為,在於法律被濫用與不用,尤其在藝術市場裡面,許多人買到贗品只有自認倒楣。

許多人貪小便宜買一些價廉的、危險的作品,它們都是出自太有名或完全沒有名氣的作者,例如廖繼春、或亞洲他國的新興藝術家。事實上,即使想要再轉手賣出而賣不了,也不足以稱之為危險,純欣賞本就沒有失落可言;不過若是買到贗品再賣出去,把風險轉嫁他人,事情就不是那麼單純。

負利時代把錢存在銀行是不智之舉,投資藝術又沒有經驗,這種困惑普遍存在藝術市場的初入門者。買藝術品是冒險的行為或是儲蓄,要跟著炒作的畫家、或是選己所愛?個人的性格與修練決定一切。

台灣畫雜誌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