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台灣畫 /日期: 2008/6/12

假畫氾濫 販夫走卒齊參與


和平鴿

一個任公職的職員,他有一位住在上班地點附近公寓的好朋友收藏了陳澄波、廖繼春作品,興致勃勃請一家資深畫廊經理去看畫。經理要求先看相片。第二天他看了相片,拒絕前往,他告訴那位公務員,一看就是假畫──贗品。

藝術品從小眾的畫廊交易,到拍賣場公開喊價,幾家拍賣場輪番上陣,很快成為全民運動,一如股市;於是產生明星畫家,一如股王。國際的、本土的拍賣公司都在台北舉行預展或拍賣,龍蛇雜處,拍賣官的優劣似也變成不太重要,就像是買到的作品真假不太被care,只要轉賣出去就有利益,而利益發生於大的價差上,一件李梅樹只要五萬元。

贗品不只在幾個拍場出現,現在也在一般民眾的人際關係之間傳送,經由朋友的轉介進行交易,猶如故事一般精彩。

為什麼連販夫走卒都在進行陳澄波、廖繼春的交易?

知名度高的畫家,容易被談論與購藏,藝術品的消費心理參雜著虛榮,包括對拍賣場印象的偏差──專門用來唬外行人。是不是這樣才造成連販夫走卒都在進行陳澄波、廖繼春的交易不得而知,比較確定的是,人們辨識藝術品的能力不足,才會造成連販夫走卒都可以進行陳澄波、廖繼春的交易。

這個現象,衝擊的不是藝術家本人,而是市場生態,它甚至隱喻市場走向的悲劇性。90年代日本東京一家畫廊帶一批假畫到台灣,當時日本當地已經氾濫到不行的贗品,溢出到台灣,悄悄的奏起送終曲,不久日本畫市進入長達10年的盤整,至今無法回到當年盛況。

藝術品被歸為精緻文化,定義了它理應屬於小眾。現在連販夫走卒都在進行陳澄波、廖繼春的交易,不表示它變得大眾化、或普羅大眾有了文化素養,而是藝術品淪為牟利工具,甚至是犯罪工具。它與精緻文化沒有什麼關係。

由拍賣公司引起的藝術品買賣炫風,最大的推手是媒體。媒體對拍賣新聞的渲染,略去真假的良知探求,而著墨於拍價的跳空上揚,明知是製造的假交易也當新聞來散播,即便後來又刊出「炒作」的批評,也於事無補。

幸虧繪畫市場還有一種叫做「在世畫家」的作品,它可以免除收藏家誤買贗品的疑慮;或是透過「商譽」「歷史」來選擇畫廊或拍賣公司,也可以減少損失。買一件陳澄波、廖繼春作品有那麼容易嗎?務實是最大的智慧。

台灣畫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