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畫室 談畫室 /台灣畫 /日期: 2009/1/22

買畫時別錯過的提示:WHAT IS PAINTING



文 黃于玲

"WHAT IS PAINTING"

DO YOU SENSE HOW ALL THE PARTS OF A GOOD PICTURE ARE INVOLVED WITH EACH OTHER, NOT JUST PLACED SIDE BY SIDE? ART IS A CREATION FOR THE EYE AND CAN ONLY BE HINTED AT WITH WORDS.

2007年夏天,我在紐約MoMA三樓按下快門時,透過鏡頭看到牆上的字寫著:What Is Painting。

就在一個鐘頭前我從右邊的入口進去時,匆匆瀏覽了旁邊的解說,當時contemporary art在台灣只是拍賣畫冊上的時髦名詞,我打賭沒有多少人進入狀況,沒弄懂它就已經投注大筆金錢下去,令我訝異的是媒體與畫壇名嘴的影響力,如此煽動人心。 也是這突如其來的力量,讓許多人得了內傷,甚至殃及無辜,男生或許會用後座力來形容。記得中學上打靶課程,感受過子彈飛出時的力道,非得受過訓練,才免於肩膀受傷。

這幾年,許多新開的畫廊,大都經營當代藝術--有些甚至稱不上是藝術,坊間有一種莫名的感染力,像傳染病似的擴散著。突然之間,這些畫廊又從市場上消失。記得不久前有一天夜裡,我在敦化南路的巷弄中散步,看到一家畫廊,門前的地上散落著信件,蒙著厚厚的灰塵與枯葉,落地窗內空蕩蕩,好像已經空了很久,若不是門口貼著遷移通告,那番景象很像是意外的落荒而逃。

當代藝術市場跌落的時刻比我想像的快的因素是,外在的全球金融危機,使藝術市場內在的問題迅速爆發,猶如在汽油桶上點火。慢性病變成急症,都是生病了。

如果拿近三、四年藝術媒體的報導,尤其是幾位記者在當代藝術市場上的論述與遠見,對照今天的情勢,許多人不禁懷疑台灣的藝術媒體,比較像是部份利益團體的文宣單位。如今圓不了謊,又回過頭來指責人們咎由自取,這些白紙黑字呈現的昨是今非,十分恰當的隱喻了台灣藝術市場的無知與貪婪。

接近藝術,欣賞繪畫,是快樂的事。把美好的事物帶回家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當一個人放下煩瑣的雜務,抽空,仔細研究畫裡的故事、細節、和它所透露的種種跡象到底揭示著什麼樣的人生,以及美,這樣的經驗是無可取代的。

上面WHAT IS PAINTING那一段文字,秀在MoMA展場的一張畫板上,引導人們進入所處的場域。如果買畫的人,記得這段話,不斷累積類似這種訓練,知道藝術只能謙虛的敞開心,像是冒險似的逐一發現,金錢可以換取畫布、卻買不到真正的價值...,如此一來,外在的危機,也不會讓藝術市場如此受傷。

台灣畫新聞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