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評 /和平鴿 /日期: 2010/6/10
文創法通過以後的文化活動…



看畫展:和朋友約在國父紀念館

文/和平鴿

今天和朋友約在國父紀念館,看了兩個畫展:「台陽展」以及「中韓藝術交流展-台灣師範大學VS韓國成均館大學」(右圖為展品之一)。算是一個2010年初夏台北地區畫展的隨機參觀。

在人來人往的東區與信義區之間,進入館內看畫展的人們,除了台北市民,還有許多阿陸仔,他們趕集似的出入一個個以逸仙、中山…為名的廳裡,觀看偉人事蹟與當代藝術在只見流行的都會區如何展現歷史與藝術的「永恆」──或者在無意識的游移中,赫然發現美。

畫有沒有掛歪或畫得太密,是演出單位的技術問題;畫框內的畫布(或只是一張棉紙貼在牆上)所展現的藝術內容才是創作本身。這不就是除去滿街浮華的商業行銷包裝以外,該被聚焦的藝術作品嗎,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法通過的文創元年,人們以台灣為華人藝術重鎮自許,我們要看精緻文化,也要看展出單位如何秀。

上下樓梯3次才找到一個稱為逸仙書坊的廳,它是一個展場而不是書店或是書報閱覽室,更不是3樓的逸仙藝廊。中韓交流展在這裡舉行,約6-70件作品,由兩國知名大學師生提出作品互相PK。印象中,現代藝術很有成就的韓國,與以印象主義稱霸台灣的師大美術系,似乎同時失去它在歷史洗煉中所應散發的光芒──創作在不斷滋生的其他新作品中即便很賣力也很難被注意一如人們在一堆告示牌上找不到畫展、甚至迷失。台灣與韓國之間,文化的異同,是不是產出不同特色的藝術風格與人文思想,觀者有沒有發現?

一些被量化的文化藝術活動,帶給人們什麼?那草草往牆上貼一張棉紙、或是以交流異國文化為題的展出,除了把白牆補滿、把展期填滿、把文化活動展次墊高以外,如此連帶看歷史事蹟的人頭也可歸為藝術參觀民眾數,倒是成就一個文化建設成果報告的數據。

然後我又去看了台陽展。許多畫廊代理的畫家在這裡出品新作,這些大部分已經進入藝術市場的畫家們,也在各種獎項的紅條子上較勁、或以佔到好位置來突顯畫壇地位。這清一色台灣畫,以再熟悉不過的形式悄悄進行73回,並在2010年持續巡迴展出。這個藝術競賽的擂臺,源自日治時期,在畫廊還沒有出現時,畫家都在這裡展示創作的心血,過去他們不僅只要獨自籌錢維持創作,也要再花一筆錢讓作品展出──沒有政府補助。這樣也過了一生。這些作品,曾經來自一定數量的文化人口與創作的熱情,讓人們願意看、願意感受而形成今天的文化水平。

國父紀念館相較於北美館或史博館,就像我們的鄰居日本東京一樣,在都會區許多大型展場中,各領風騷,各擁群眾,各創歷史。相信這裡是最貼近市民與阿陸仔的藝文場所,卻無法相信它具有美的影響力。如果我是匆匆路過的民眾,會不會被過多的資訊與展品,弄花了眼睛?能不能在革命的激情中,快速轉換情緒到風花雪月的氛圍裡?不斷推出的交流展算是幾流?終究可以在一個寧靜的角落沉思當下所見已是奢求,這就是精緻走向普及化現象。 (2010/6/8)

台灣畫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