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歷史 /黃于玲 /日期: 2001/02/21
歷史 台灣畫蒐藏家系列-2 台灣第一家原住民博物館

歷史的回顧站
—台灣第一家原住民博物館的誕生
●古老的記憶

1998年在台灣,許多年輕人由「ㄚ妹」和「動力火車」的歌聲初次感受到原住民原野的、撼人的生命力;少部分關心台灣文化者,則在1994年由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眼中的台灣原住民群像、也就是一次「跨世紀的影像」黑白相片特展中,首次接觸到一百年前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傳真。

這些真實的生活影像、在時刻變遷的時代裡消失的古老記憶,1994年秋天在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開館的第一次特展中,被揭開。

原住民的生活、穿著、住家型式,從一百年前古老的年代,跨越一個世紀來到我們眼前,是經過怎樣的因緣際會,以及有心人的努力方才實現?

前文提到,林清富的蒐藏分兩支:台灣畫和台灣原住民文物,這兩種蒐藏都以對台灣本土的情感為出發點。 1997年六月二十日,林清富以「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為李登輝總統接見。他在順益大樓的會客室,用畫作與原住民文物來佈置,櫥窗裡放滿十多個企業的獎盃和匾額;一個「原住民之光」的銀色匾額,就擺放在沙發旁邊,十分醒目。

從1985年「財團法人林迺翁文教基金會」成立,開始為林清富畫作與台灣原住民文物的蒐藏品成立文物館做準備,直到1994年6月9日「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正式開幕;花了將近十年才完成的台灣第一家原住民博物館,1998年秋天靜靜坐落在台北外雙溪,故宮的斜對面。

也是這一年秋天,「台灣原住民主題公園」在它的對面誕生,博物館旁邊還即將有一間閱覽室,讓我們了解台灣文化的多樣貌。

來到故宮博物院對面這一片新生的原住民文物區域,緬懷古早時代的台灣,在我們一向擁有的記憶裡,顯得十分新鮮。可是,當我們由第一個一百年往第二個、第三個一百年追蹤台灣歷史的腳印時,我們終究要在這個新鮮的區域裡找到被遺落的記憶。

●台灣第一家專業原住民博物館

林清富開始收藏第一件山地文物時,並未想到上述這些嚴肅的課題,更未曾想到由他一手催生的台灣第一家原住民博物館,終有一天和主題公園連結成一片台灣歷史的回顧站,讓我們看見那沒有文字、沒有照相機留影的時代重現眼前。

這家以新台幣五億元打造、每一年花費三千萬元營運的原住民博物館,一年之中的門票收入才一百多萬元。專家說:開美術館容易、經營大不易的問題,果真很現實的呈現出來。

1985年自美回台加入博物館籌備工作的游浩乙回憶說,順益於1986年開始購買土地,分批逐筆購入,直到1989年才完成土地購買行為。博物館的建物外觀由高而藩負責,他同時也是當年北美館的建築師;內部設計則由世界最專業的博物館設計公司:日本乃村工藝社負責。他們分別針對燈光、陳列主題、樓層仱腔Y謹的專業設計。最後由和泉久保物美術館館長中野先生驗收。

●定位很重要、永續經營很困難

博物館的定位,在建築物開工以前就已經確立了。乃村認為:不論是文物館、美術館、或是博物館都要有清楚的定位,才開始硬體與展示的規劃。也就在此時,林清富決定只以原住民文物為博物館內容,他所收藏的台灣畫作則完全不包含其中。

對一名蒐藏家而言,從蒐藏、成立一個專業的「館」、到長期的營運,花在蒐藏品本身的預算,不一定大於後兩者的花費。蒐藏的過程本身即包含一種心靈享受與滿足,是一種單純的個人行為;開一家美術館,尤其要具有社會功能的專業性,則完全是一種法律行為與無止盡的營運支付。

私人美術館最大的問題在於「永續經營」,美國、日本乃至於全世界都是一樣。

許多蒐藏家買畫時喜歡說:「我將來要開一家美術館。」許多畫家家屬也總以為,既然有了畫,替先人成立一家美術館來作為紀念與喚起社會大眾的尊敬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擁有許多珍貴的畫作、與將這些畫作或收藏品公開呈現,具有完全不同的困難度。

●個人收藏室與博物館的定義

順益副總經理游浩乙,在博物館籌備期間曾去日本三次、中國一次,所有的專家學者沒有人問他博物館要「怎麼蓋」,而是關心他要「怎麼經營」。日本人認為一家無政府資助的私人企業要成立專業博物館是「有危機」的。有一塊地蓋一棟建築物十分簡單,如何規劃呈現、以及開幕以後的運作,則造成許多博物館最後以關閉收場。 日本對私人美術館的開銷有一半的補助,其愛好文化的民眾也絕對多於台灣,這樣做尚且讓許多私人美術館無法持續營運。

將私有建物的一層樓整理一下來開設「個人收藏室」是比較容易的,它不像成立一家美術館或博物館,需面對登錄問題、以及往後永續經營的管理與經費來源問題。況且每一間博物館或美術館需要有明確的定位,並需由創辦人將自有土地、自有房屋捐給財團法人管理,個人沒有自主權。

台灣這第一家專業的原住民博物館1991年破土,1993年底蓋好了卻沒有馬上開幕,而是經過半年試館運作,由專家提供意見,改進職員解說、休息位置伂必虒`之後,才於1994年國際扶輪社在台北舉行時開幕;國際友人紛紛對這項台灣人的文化貢獻刮目相看。這與許多急就章、想要在一夕間立竿見影之人的粗糙作風十分不同;是否一份來自於藝術蒐藏與鑑賞所累積的修養,才使林清富如此做到?

●一起來逛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位於台北至善路二段282號,建築物共有地下二樓地上四樓,一樓:人文與自然環境部分,綜合介紹台灣原住民概況及族群分布,一組原住民群像黑白相片,呈現台灣的原始臉孔。二樓:生活與器具部分,展示各族工藝用品及住居模型,如紡織、穀倉、獵具、陶器、炊具、編器;一具魯凱族煙斗的圖案,讓人以為是現代藝術品、一只精細的手編籐籃造型,充滿生活的智慧。三樓:衣飾與文化部分,展示原住民的紡織與服飾,其中包含琉璃珠的裝飾品、一件排灣族由珠子串成的上衣所呈現的圖案,充滿色彩之美。地下一樓是視聽室與特展室,陳列原住民宗教信仰文物、以及相關展覽;另外提供民眾資料查詢以及影片觀賞。

非展示區的四樓是可容納二十人的會議室與一間接待室。地下二樓是博物館研究人員工作室以及文物收藏維護區、倉庫。

「原住民文化日漸衰微,」林清富先生由最初在偶然機會接觸到原住民文物,到後來深入其中對它培養出一份尊敬的心意,在我們參觀博物館時,可以體驗這樣的愛心;也可以接觸已經逐漸與現代生活遠離的台灣原始文化。 台灣的原住民有:以母系社會為主的「阿美族」、男子勇武善獵的「泰雅族」、為客家村環繞的「賽夏族」、父系大家庭且善於歌唱的「布農族」、以皮衣皮褲裝扮著稱的「鄒族」、代表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排灣族」、善於刺繡的「魯凱族」、與各族文化交融的「卑南族」、與海為伍而善於拼板船的「雅美族」。「平埔族」為十多個族群的總稱,三百年前即與漢人接觸,生活習俗也深受漢人影響。

●回到故鄉的原住民文物

博物館開幕以後,曾經有日本人將他手上的台灣原住民文物,很慎重地包裝,然後贈送給博物館保存,說是讓這些東西「回歸故鄉」。順益很清楚,以一家中型企業的能力,對原住民文物只能做到收集保存的工作,而無法近一步研究。

在「蔣經國基金會」委託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荷蘭來登大學、以及台灣大學研究台灣現代史之後,1994年順益也主動加入研究工作,同樣委託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荷蘭來登大學、以及日本東京大學做史料收集的工作。

這裡面,柏克萊負責國際性活動、並於1997年舉辦國際研討會。東京大學負責在日本做原住民研究、荷蘭來登大學則將有關台灣的國家檔案資料轉譯為英文。牛津大學擁有十七世紀來台英國官員有關的手抄本文獻史料,所以順益就委由他們開闢講座,並做原住民部分的收集與研究。

其中,他們發現一本十七世紀在台灣墾丁擔任燈塔守望員的喬治.泰勒先生的日記,該日記記載他日常所見當地人民—原住民的生活;埋藏在幾百年前,台灣原住民生活的景象,才意外的以文字重現。

順益認為,文化事業的推廣不等於是蓋一座博物館,需再加上相關的研究工作,才能使既有的東西為人所活用。如果原住民收藏家或原住民本身可以標上名字將文物拿出展示,大家結合起來作文化的某一部分工作,例如與現有博物館作整合,再配上專業研究,就可以完成一樁有意義的文化工程。

台灣的蒐藏家何其多,從藏品內容的深度、廣度與情操看來,各個都有所差異;林清富是少數早期就跨入以「台灣」為主題的收藏領域、並且在二十世紀末以大手筆方式將部分收藏品公諸於世的蒐藏家。

在那二十四小時恆溫、恆濕控制的博物館裡,屬於台灣一部份古老的記憶被凍結在那裡面,彷彿時間停止了流動。人類的文化活動是持續進行的,個人的生命,只是那行進中行為的一個片段,儘管它連續著過去與未來。 「我們都回到了過去,」 1994年博物館以黑白相片呈現的特展,參觀的每一個人都與一百年前的台灣原住民面對面相遇,不禁發出這樣的驚嘆。

歷史的回顧—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呈現我們身旁一個文明躍升的片段,也實現了順益林清富一個人、一個企業用「愛自己」

摘自收藏20世紀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