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歷史 /黃于玲 /日期: 2006/3/14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對台灣美術的影響」學術報告-3


台師大美術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炎憲 研究生:黃于玲

報告大綱:

一、 噤若寒蟬

228事件槍斃了畫家陳澄波之後,畫家噤若寒蟬有人甚至以為從事繪畫象徵走向死亡。例如畫家劉新祿(1906-1984)就是一個例子:

劉新祿的繪畫人生可以概略分為五階段:第一段1906-1927:成長。第二段1927-1947:旺盛創作。第三段1947-1972:死寂。第四段:1972-1984:最後創作。第五段:1984-1993:整理、公開作品。他的人生,在第二段落末尾是:「41歲,目睹好友陳澄波在嘉義火車站前被槍決。」震驚之下停筆將近三十年。 畫畫會帶來不幸在保守的台灣人觀念中,即使不是真的嚴重到會造成死亡,也不是名譽的、不能自由發揮的。一個被禁閉的思想,就是當時台灣繪畫藝術發展的環境。

二、 內斂的轉化和隱喻

在白色恐怖時期,人民的言論與思想被牽制,藝術家的創作空間被壓縮與扭曲,文化藝術的發展變成政治操弄天空下的塊肉餘生。然而,思想與情感無法藉由表面的牽制實質影響畫家的內在運動。逐漸地畫家以內斂的轉化和隱喻來形塑他的藝術內涵,最著名的是左圖:〈離別〉許武勇1951年作。曾獲得台陽展台陽賞,曾在1993年南畫廊《紀念228台灣畫展》以及2003年北美館5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中展出。畫家描寫他的朋友在1947年時,批評政府而被處死,那時候畫家才二十七歲,他傷心害怕,邊哭邊畫這幅畫。畫的主題是向朋友說再見,離別的氣氛用黃昏日落的景象來表現,美麗而依依不捨。

三、 失去思考的空間

由於畫家陳澄波被槍殺,多數畫家們擔心有思想的畫畫、言論會被冠上批評政府的罪名,即使持續畫畫,也是小心翼翼避免思考性的題材,改以優美的瓶花或是鄉下優美的風景來創作,批判的作品在這個時代蕩然無存。畫家在思想被壓抑的空間裡,逐漸成為繪畫的機器,也就是傾向於技術性的探討以及師承的延續,所謂的風格,亦是停留在技巧性的特色。如左圖〈高雄愛河〉廖繼春1959年作,忠實的描寫河邊景色。

台灣失去在嚴酷生命歷練中所爆發之創造力的表現空間,被迫後來走入鄉土畫風,頂多也只是重複著外光派、自然寫實畫派、印象派等技術探討,畫家的下鄉,並不是積極逃避都會的污濁,而是消極的隱入安全的殼中。

四、 社會主義思想的斷絕

張炎憲在他的「歷史意識與藝術創作」中提到,中國籍版畫家黃榮燦來到台灣,以其社會主義,關懷民眾的角度,留下控訴陳儀政府的版畫。台灣人畫家反而在肅殺的氛圍下缺席。

洪瑞麟的親近勞動者或普羅文藝,實際上不被解讀為任何政治上的主張,而更是一種從生活中自然成長起來的經驗,他與社會主義之間的關係,更確切可以表示為:一種人道的關懷。從他的勞動者──礦工作品展曾經吸引將經國前去參觀看來,關於社會主義思想在台灣的發展,也是從此斷絕。繪畫的發展被時代的氛圍緊密的牽制著。

五、 連幸福的歌頌都假惺惺

在白色恐怖時期,如右圖這類瓶花的題材普遍成為畫家的最愛。瓶花好像台灣60年代靜物畫的基本模式,它持續延伸到後來的年輕世代。畫中紅黃兩色玫瑰象徵愛情和幸福,不過暗又沉重的藍黑色背景,則透露畫者內心的沉重;連歌頌幸福都顯的假惺惺。

2006.02.19-南畫廊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