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導覽 畫展導覽 /黃于玲 /日期: 2001/08/12
台灣百景—秋季展
和諧的秋歌---台灣百景秋季展導覽


2001.09.01-16展出
在一幅畫上微觀本土景色,宏觀人文變遷,是一種不錯的經驗;尤其在夏日將盡,秋歌緩緩響起的時候。

回到昔日家園,台灣百景在這裡一覽無遺。〈台灣百景秋季展〉蒐集1950到2001年代的風景畫,不只微觀本土景色,還宏觀人文的變遷。許多只留存在畫中的景色,呈現風景的壯麗、時代的足跡。

幾件畫作完成于50-60年代,畫中帶著個人純真的情感—當時畫家還很年輕,感覺像是昨日回到眼前。經過時間的沉澱,真實的台灣百景消失了,真實的印象經由一幅畫的完成,永遠留在台灣人的心中,南畫廊在感性的秋季推出此展,讓賞畫人的心靈隨著秋風去旅行。

拿一幅觀音山畫作給一名保送台大的資優生看,那麼明顯的山影,他想了很久才疑惑的問︰「是觀音山嗎?」李登輝和阿扁相約要去爬觀音山,有多少年輕人心裡有觀音山的印象一如富士山的形象在日本人心中?

前幾天一個醫生拿畫來保養,他就是愛海景,因為工作空間太閉塞,所以需要海的壯闊以及浪花的激情。一幅畫可以帶給人美好的感覺,總和一個人的出身記憶或生活形態有關係,我們在看畫時,不能失去「對生活的探索與好奇」。

廖修平1959年自師大美術系畢業時,已經完成一批感人的油畫作品,這些成為他日後版畫創作之養分的作品,首次在這次畫展中出現,這已是他畢生畫業的縮影︰由本土出發,行跡遍及歐美日等台灣畫家取經之地,又回到台灣貢獻其版畫技巧。廖修平那具有國際繪畫語彙的版畫藝術所給人的印象,必然無法脫離台灣色彩。他成名的版畫藝術前身,已歷經充實的油畫創作過程,在我們欣賞他早期油畫作品:〈鹿港文物館〉1963、〈陋巷〉1957、〈室內遠眺〉1957..時,可以進一步作兩者間人文精神之探索。

一名藝術家的演變與獨特風格,其實來自最親近的「故鄉」。故鄉不只是一個名詞,他在藝術家身上是一種呼聲與信仰,失去它,每一件創作都將是空洞的。劉國東畫家鄉的山〈尖山之晨〉,張炳堂畫家鄉的廟〈天后宮〉,海之子---陳瑞福畫〈燈塔遠眺〉,蕭芙蓉畫八里畫室旁的船隻〈雲淡風清〉,廖修平在日本畫記憶中的台灣〈鹿港〉。

思鄉的情緒在秋季特別明顯,「昨日猶是夏,今日已成秋。」法國詩人波特來爾在〈秋歌〉中所寫的景色多麼蕭瑟,他說,我們就要沉入冰冷的黑暗,聽見樹枝霹啪落在院中的小路上—是一種憂鬱的撞擊聲。

張炳堂的〈海鷗〉翱翔在湛藍的海面上,他使用強烈的藍色調,吃掉蒼茫的氣氛,卻加強穹蒼的寬闊之力。吳隆榮擅長天鵝主題的畫作,〈天鵝戲荷〉的恬淡優雅氣氛,增添迷人的氣息。吳王承以〈龍峒岬〉和描寫南雅的〈瑞霞〉,呈現晨昏的海景變化,冷靜的藍色相對於溫暖的橘紅,在色彩的運用上作了強烈的闡釋。賴傳鑑的〈黃昏之窗〉望出去是一片黃色調的山和水,他描寫淡水景色,帶著晚秋那柔和又金黃的光。

宛如一首和諧的秋歌,〈台灣百景秋季展〉從9月1日到16日假南畫廊舉行,部分展品同時參展825「七夕愛soho」無牆美術館首次活動,地點位於敦化南路138號至200號人行道。

南畫廊新聞稿

回首頁
南畫廊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Tel.02-2751-1155. Fax.02-2773-3135.
copyright©2000,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