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等待下雨? 加入藝術家主觀感受的風景畫,在屋舍和綠樹枝間,有一些細膩的書寫...
蔡孟閶, 等待下雨的日子, 2016, 41x100cm
同樣是畫著台灣風景,80世代的藝術家有他們自己的觀點,裡面參雜著個人感受,並在無意間透出屬於自我的心思--顯然和早期畫家不同.
過去,我們看見一幅畫就知道是誰的作品,個人風格下的繪畫技巧有鮮明的差異性.而新一代的畫者,大都走向十分細膩的寫實,故事與個人感受穿梭其間.
當風景畫變成或可抒發個人情感與觀點的媒介時,我們在欣賞一件由台灣藝術家所創作的風景同時,也在接收著2017年代台灣社會人文的訊息與調性.
全球化下的在地性格,若是經由一件藝術品傳遞,他透漏了甚麼特色? 看看1984年生於高雄的蔡孟閶,他用"等待下雨的日子"作為一件描繪台灣南部鄉間風景畫的題目,是不是他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段時間不曾下雨?是不是他覺得下雨可以為環境或心情帶來喜悅?這樣的創作意圖在早期畫家的習慣裡是不曾考慮或作為表現重點.
5月27日開始,"他方境地--80世代失鄉曲 "展出22件作品,完整呈現台灣新一代創作者的風格轉變.曾經收藏台灣風景畫的收藏家,可以適時比較其間的差異性與細膩的情感產出.台灣風景畫系列的收藏主軸,也因此填上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