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xHyperLink
   
 
曾琡棻 碧潭風光 8602 2761 8015 高雄愛河 簡志剛 8414 黃土水 7853
作品
台灣画 OnLine
展覽
台灣ArtPrice
會員服務
關於南畫廊
舊版網站
我要買賣畫,留言 會員登入
 
關於南
關於南
所有文章
新聞(1117)
南畫廊的故事(35)
日記(626)
剪報(193)
名人部落格(7)
藝術與投資
藝術與投資
藝評(153)
市場與行情(110)
台灣畫
台灣畫
歷史(167)
畫會(15)
e台灣畫(80)
個人美術館(5)
台灣畫100選(12)
for Kids(99)
美術導覽(154)
Group
Group
美好年代:藝術家、收藏家、畫廊產業三足鼎立的典範
 來源 : 南畫廊新聞 NAN news



2020年6月10日順益台灣美術館開幕,展出由收藏家林清富捐贈給順益基金會的本土藝術家作品。美術館在北門揭開舊台北的新面貌,也寫下美好年代:藝術家、收藏家、畫廊產業三足鼎立的典範。有趣的是他的時間點,剛好發生在由社群媒體帶動線上買畫引起的討論上。

畫廊的腳色,重新被討論,今昔對比。

1980-2010年的三十年間,是台灣畫廊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約200家畫廊,分布在以台北市為主的台灣地區,定期舉行畫展,並為大眾媒體報導。媒體以守門人的腳色選取優質畫展報導,包含畫廊、藝術家、作品都經過採訪編輯過程中的篩選。

透過報紙媒體如民生報、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自由時報...等報導,民眾獲得第一份簡潔明瞭的資訊,前往觀賞、收藏。收藏藝術品的行為被彰顯為文化活動的極致,參與者莫不帶著榮譽感。

藝術產業在網路興起以後,遇到由傳統行銷走向數位行銷的轉折點。行銷方式的改變,除了主要藝術媒體的更迭,以及各種實體、線上非典型展覽空間與平台的加入,衝擊藝術家發表作品的方式,也改變藝術品收藏的心理與行為。

尤其是2020年初的疫情助長線上行銷--社群媒體的短期活動,在沒有畫廊參與的數位化通路中,獲得市場回響。畫廊腳色面臨考驗。

順益台灣美術館開幕日,見證美好年代:藝術家、收藏家、畫廊產業三足鼎立加上媒體報導的典範。從開幕展都是一時之選的作品思考,沒有畫廊的數位化藝術品交易通路,恐怕難以實現。作為藝術收藏者,應該思考的是:要站在金字塔的哪一個位置。
 

南畫廊     發佈   
 2020台中藝博意外發掘在地藏家(2020年7月20日)
 經典之頁 線上展 2020台中藝博特別企劃(2020年7月11日)
 See You Later 柯錫杰迷你經典 台中藝博首發(2020年7月10日)
 新詩舊約:柯錫杰作品的鄉愁與詩意(2020年7月10日)
 大甲溪的薰風—張炳南(2020年7月6日)
 美好年代:藝術家、收藏家、畫廊產業三足鼎立的典範(2020年6月18日)
 收藏20世紀,純情的扉頁(2020年6月11日)
 順益台灣美術館昨天開幕,台灣畫走入社會(2020年6月11日)
 人物畫半世紀:1942-1996的詮釋(2020年4月16日)
 作為一種日常記事的抽象形態--從「島嶼花」談李政勳的創作(2020年4月4日)
 藝術紓困照顧不到的"畫展如期舉行"(2020年4月3日)
 
  
威尼斯
浴室系列 乳房
野柳海邊
日與夜 43
The Path to Home 寧靜家園
春日玫瑰
Fruits 桌上水果
遠眺基隆嶼
旺〈1〉
春
劍蘭
池畔春色
公子夜訪
山野的生與死
小院
生日快樂
拐瓜
裸女
蘇燕輝先生
辜濂松先生

南畫廊 copyright©2008, N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