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xHyperLink
   
 
龜山島 等待維納斯 2254 力田(二) 海岸 李健儀 7584 1762 美濃
作品
台灣画 OnLine
展覽
台灣ArtPrice
會員服務
關於南畫廊
舊版網站
我要買賣畫,留言 會員登入
 
關於南
關於南
所有文章
新聞(1117)
南畫廊的故事(35)
日記(626)
剪報(193)
名人部落格(7)
藝術與投資
藝術與投資
藝評(153)
市場與行情(110)
台灣畫
台灣畫
歷史(167)
畫會(15)
e台灣畫(80)
個人美術館(5)
台灣畫100選(12)
for Kids(99)
美術導覽(154)
Group
Group
豆干豆腐與blind test
 來源 : 南畫廊新聞 NAN news

前幾天,參加不朽的青春開幕式。有一件何德來的作品,取名豆腐。經過多年才終於看到這位時常被前輩畫家提起的畫友的真跡。而當下心底又浮起林錫堂一件作品,類似題材,取名豆干。

下面這一段,我特別取自現場的詮釋文,他是那樣地令人動容:
歲月的憶念REMEMBRANCE OF PASSING YEARS
靜物畫在藝術史上的獨立成類,一方面標誌出世界正朝著一個更世俗化、物質化、現代化的方向前進,另一方面卻是逆向而行,出現在畫面中的這些事物,隨著歲月移轉,終將沉澱於記憶當中。在本次展覽主題中登場的豆腐、冰塊、蔬菜、水果、魚類、植栽等,皆為你我生活中不起眼的日常,卻對應到畫家在不同生命情境下的內心私語,有的是甜蜜的回憶、歡快的過往,有人則封存住難言的創痛與哀傷。畫家以物寄情,以筆敘意,讓平凡的事物,透過其慧心彩筆,煥發出不同的線條、光影、色彩,不僅創造出嶄新的視覺體驗,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試看用這些不一樣的方式來感受、關懷,如同陳植棋所言:「以赤誠的藝術力量讓島上人的生活溫暖起來。」

很多人知道素人畫家洪通,也知道非學院藝術家丁雄泉,至於林錫堂我想起畫家同儕的對話,以學"打拳頭的"來形容一位從電影看板廣告師努力要進入正統西畫創作領域者的輕蔑語氣。無形中台灣畫壇著重學院出身,以及外在資格認定的比重超越藝術價值本身。他的影饗造成許多畫家追求官方色彩與學歷紀錄,多過對作品的嚴肅。然而這些,在近二十年來卻也在兩岸對壘中逐漸失去與國際華人在拍賣場競爭的優勢,也許有政治或其他因素涉入。而藝術在成為藝術品的時候,我們關照的除了外在冠冕,還應該要有些甚麼?

回到作品本身。blind test是80年初我在廣告公司時常參與的新產品推出前測試。甚麼都不標示,讓與試者說出他的感覺與最愛。當我們全部拿掉作品外在附加的籍貫、學歷、得獎、觀念與故事,回到個人初衷,那麼藝術品價值也許就是國民文化的價值。

何德來作品 豆腐

林錫堂作品 豆干


 

黃于玲     發佈   
 賀 楊奕軒以〈履山〉獲「啟川獎首獎」五十萬元(2020年11月14日)
 藝彩人生 ─ 陳榮和水繪台灣風土(2020年11月14日)
 燒水與飯 -創作自述(2020年11月6日)
  蔡孟閶創作自述(2020年11月6日)
 家,存有的時態── 談蔡孟閶 (2020)「曾經是」個展(2020年11月6日)
 豆干豆腐與blind test(2020年10月20日)
 氣韻生動: 20套件與藝術牆(2020年8月28日)
 無聲色829開展,看台灣當代如何畫風景(2020年8月17日)
 2020台中藝博意外發掘在地藏家(2020年7月20日)
 經典之頁 線上展 2020台中藝博特別企劃(2020年7月11日)
 See You Later 柯錫杰迷你經典 台中藝博首發(2020年7月10日)
 
  
玫瑰花
觀音山回顧-3
堤岸梅園
玉山四季(四季之秋)
清水斷涯
藍旺
史博館
帆
孤挺花
山雨
大俠歡喜心
悠遠
早春 Early Spring
華麗的死亡約定
神聖的山
珊與海之十四
看山
圍
都栽在植友手上了
淡水重建街

南畫廊 copyright©2008, Nan Gallery